“務必要將始祖巨人殺死,只要殺死始祖巨人,一定是我們的勝利,他們計程車兵太少了,經受不起戰爭的損失!”
“各國的歷史,他們被巨人所摧殘的生命,也讓他們期盼著對艾爾迪亞人的滅絕,帕拉迪島上的艾爾迪亞帝國,本就是眾矢之的。”
威利知道這是轉移國內矛盾的唯一方式了,若是這場戰爭能勝利,那麼馬萊還可以參與到對帕拉迪島的瓜分之中,緩解上一次戰爭的敗北。
否則,就是讓中東聯合軍徹底佔領馬萊,讓馬萊成為名存實亡的殖民地。
是國內的主流意見和掌權者將他推到了這個臺上,這就是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他無權決定一場戰爭的開始和結束,就算他不站在這裡,今天還會有別人站在這裡。
時間很快來到了七月十五日,組織好的聯軍戰艦從海上出發。
同樣是為了防禦超大型巨人的爆炸,所有的戰艦分散開,分批次地出發。
超大型巨人在兩到三月的時間內,只能使用一次,無論使用在哪裡,都不可能造成大的損失,若是對開戰國的城市使用,更是會丟失超大型巨人的威懾力,同時會激起其它國家的仇恨,讓帕拉迪島遭受更猛烈的進攻。
聯軍將一切都計劃的很好,務必要將帕拉迪島這塊肉吞進嘴裡。
在配備反巨人炮的現在,士兵們已經不再畏懼巨人。
同一時間,帕拉迪島也做好了備戰準備。
牆外,除了核工業區以外,所有的礦區和工業區全部停工,工人們撤回了牆內。
最主要保衛的地方,是臨海的鈾礦石開採區,和建在開採區附近的核工業區。
帕拉迪島的財政很緊張,為了減少鈾礦石的運輸成本和運輸時間,儘快開始放射性鈾的提取,他們將核工業區建在礦區旁邊,巨人開採礦石後,直接就能搬運到核工離心機區域,交由工人進行精細的加工。
這能節約鐵路和列車的成本,同時加快核彈的製造,但正因如此,核工業區,建在牆壁外面。
帕拉迪島政府,將始祖之力保護在王都,但也做好了必要時刻使用地鳴的準備。
只是,如果解放牆壁內的巨人,那對於島內已經建好的鐵路、產業也將會是一次重大的打擊。
超大型巨人無法進行精細的操作,一旦開始移動,就會將路過的一切摧毀,包括帕拉迪島人自己在五年間建設起來的東西,沿途的一切都會被毀滅殆盡,沒有始祖巨人在場指揮,它們只會不斷地前進罷了。
對於現有人口的疏散、調動、情緒安撫.同樣是個問題。
一旦使用地鳴,帕拉迪島也會陷入窘境。
若只是小規模使用地鳴,敵軍一定會以擊殺始祖巨人為第一目標,可大規模地使用地鳴,島內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又會遭到摧毀。
這座島極少的人口,讓他們經不起戰爭的消耗。
但好在,他們有另一種選擇。
他們只需要拖延時間,將這場戰爭拖延兩到三個月,那時,他們就擁有了終結這場戰爭的手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