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界五洲,民風各異。
北洲地處雪原,那裡的人生來便高大勇猛,惡鬥好戰,是其餘四洲公認的最不好惹的一洲。
西洲軍律嚴正,兵法詭奇,且疆域遼闊,早在姜姓神農氏坐鎮中央時,他們便已被稱為人界第一洲。
南地,神農氏與軒轅氏於坂山之下的坂泉展開決戰,最終以神農氏的失敗告終,神農氏便聚族遷移至此。此後,他們雖少了霸圖中原的野心,但從中衍生出的眾多分支,卻盡是人界眾多門派的牽頭者。
此外,以禮樂治邦的東洲人,從小便受到禮樂薰陶,人人儒雅隨和,他們既沒有西洲那樣強大的軍隊,又沒有南地另闢蹊徑的本事,更沒有北洲人生來好鬥的性格。
故而四代黃帝,野心勃勃的軒轅負,便將統一五洲的第一戰定在此地。
那時的東洲,青帝新任,神官未接。負責鎮守門戶勳城的上一任東君力戰而死,危急時刻,幸得一位來自西洲的年輕人挑起重擔,帶領著東洲軍隊與軒轅氏展開了長達數年的博弈。
最終,年輕人與軒轅氏約定,於城外的淮河處決戰。
他憑藉巧妙變化的軍陣,以及出其不意的兵法奇謀,以不小的代價贏得最終勝利,以十萬退軒轅三十萬悍拔之軍,創造了一個戰役上的奇蹟。
青帝為了嘉獎他的功績,親自奉其為新一任東君,並連同勳城周圍十餘座城邑一同封賞給他,此等厚待,史無前例。
而後數年,東君卻意外身死。
再後兩年,青帝被刺殺於帝宮臥榻。
短短几年間,東洲帝君、神官、城主,三位撐起東洲,護佑萬民的支柱相繼倒塌。
於其他四洲人眼中,僅是哀嘆三位大人物隕落的怎會如此意外。
而在東洲人心中,這不僅是天塌了,更是自己的信仰連同生的希望都一同被掩埋,深深的壓在那三根斷柱下的廢墟中。
希望對於一個人來說,不是至關重要,但卻是絕對不能沒有的。
神官隕落時,洪流覆田,東洲餓殍遍野,他們沒有放棄過。
軒轅三十萬大軍壓境,東君戰死疆場,血流成河,他們沒有害怕過。
水神共工撞斷擎天柱不周山,天墜萬丈,他們沒有絕望過。
因為他們知道,一直有一個神明般的存在,在他們耕農時、譜琴時、入寐時,無時無刻都在堅定不移的守護著他們。
而在得知東君、青帝相繼身死後,東洲真的亂了。
他們知道,這一次真的沒有人會在危機時刻站出來,替他們抵禦所有的傷害了……
據傳:自中洲向勳城北行三百里,復東行至盡頭,在太陽昇起的地方,有一片看不到盡頭的森林,名句芒森林,這裡居住著一位神明,即掌管草木的春神。
在東洲,無論大家再忙,每個月總要抽出些時間來,翻過高山,趟過大河,不畏艱難來到這裡向春神大人祈禱。
人們不用按照嚴格的順序排列,只需尋個空處,跪拜在地,安靜的將雙手合十抵在額前默默的祈禱,便會有一位神明派遣的使者出現,賜予他們五穀農種。
雖然那位神明使者每次都會大聲反駁他們道:“我不是他的使者!”
可在前來祈禱的東洲人看來,他姿態偉岸,總是迎著初升的旭日逆光而來,並賜予人們糧食,他便就是神明的使者了。
人們成群的跪在林外,迎著破曉的黎明,閉著眼睛作出禱告。
遠處走來一個年輕人,他衣衫上沾滿了遠行的風垢,卻不伸手拂去。
他默默的來到人群旁,學著他們的樣子將雙手抵在額前祈禱了一會兒,便踏著步子準備走進林中。
一個前來禱告的老婦人看到他,開口提醒道:“小夥子,那裡是神官居住的地方,冒闖是會受到懲罰的!”
年輕人回過頭向老婦人道謝,眼睛彎成月牙,微笑道:“多謝您的提醒。”
然後,他在眾多目光的注視下,走進了那片東洲最為神秘且神聖的地方。
林中樹木參天而生,任何一顆挑出來,都是其他地方難以見到的千百年古樹。
年輕人抱怨道:“整天住在這裡,怎麼連個路都懶得鋪一條。”
他在林中轉了許久,仍然沒有找到自己想找的東西。
年輕人左右看了看,最終在一顆足有三人抱的巨樹前停下了自己的目光。
“只有這個辦法了,不過這顆裡應該有吧?”
說著,年輕人先是從懷中掏出一張寫著複雜符文的符籙拿在手中,然後從體內迸發出一股戰氣,震的林中樹葉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