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崇禎放下報紙,一臉不信。
“當真。”朱慈烺認真道:“父皇不信可以查核最近大都督府和各部對朝鮮工作的會議紀要,我們的戰略目的一直是吞併朝鮮半島全土,從未考慮過恢復漢四郡的問題。”
崇禎覺得自己不知道該做出什麼樣的表情。是把兒子的這番答覆當做笑話,一笑了之,還是……真去查一查?作為皇帝,他還是有資格瞭解這個國家真正發生的事。
“朝鮮那種貧瘠之地。拿來還要養民,有什麼必要?”崇禎隨口道。
朱慈烺沉默了。是不是該專門找人寫一本《地緣政治學》?每次都要面對這種低水平的問題,讓他覺得很浪費時間。於是他只好長話短說:“朝鮮有銀礦六十七,正好貼補家用。”
一般說到銀子的問題上,崇禎就會很自覺地轉移話題了。
“最近怎麼不見秋官?”崇禎問道。
“在童屋裡玩得高興,怎麼都不肯出來。”朱慈烺道。
崇禎是知道童屋的。整整一間屋子。從地到牆全都是棉褥,所有的玩具也都包了厚厚一層棉胎,小秋官在裡面無論怎麼玩耍,都不會弄傷自己。而且還有京師官員家中同齡幼童陪他一起玩,所以格外高興。
換言之,其實就是個幼兒園和兒童娛樂城的混合體。
“聽說你還給孩子做了滑梯?”崇禎問道。
何止滑梯,還有蹺蹺板、平衡木、單雙槓……娛樂健身兩不誤。
“你自己小時候怎麼不玩?”崇禎饒有興致地看著兒子。當時他看到那麼多奇思妙想的玩具,簡直可以用震驚來形容。如果說兒子是個喜歡玩樂的人,他小時候卻整日介只知道讀書寫書。如果說兒子不喜歡玩樂。那是怎麼想出這些東西的?
“兒臣喜歡安靜。”朱慈烺道:“秋官這孩子喜歡鬧騰,性子不知道像誰。”
“隔代像。”一直在旁邊聽著的周後突然插嘴道。
崇禎和朱慈烺都不知道該如何接話了。說起來崇禎的確是個貪玩的皇帝,在信邸時就經常微服私訪——出去玩。而他哥哥天啟帝更是玩脫了,估計四五百年之後人們不記得崇禎了,但仍舊能記得木匠皇帝。
周後到底有糟糠之妻的底氣,逼得崇禎再次轉移話題。
“你打算將大明的疆域拓展到什麼地界?”崇禎問兒子。
朱慈烺對於崇禎的地理有些擔心,還好那尊玻璃地球儀是崇禎隨身攜帶的,正好拿過來當道具。
朱慈烺將手整個地拍在地球儀上。道:“這是大明。”他將手往上又移了一掌,大大張開:“蒙古。大漠,更北面的荒野,這些也要並進來。一直到北極也是大明的。”
崇禎吸了口冷氣。
“東到大洋,都是大明領土。”朱慈烺道:“南面到再也看不見陸地的地方。西面我希望能夠打穿絲綢之路,沿著蒙古人的路線再走一遍。以一個百萬人口的蠻族都能做成的事,我大明沒有道理做不到啊。”
“你這是窮兵黷武!”崇禎不由提高了音量:“照你這麼亂來。百姓要如何才能得到休息!”
“百姓休息百姓的,打仗是軍人的事。”朱慈烺道:“大明的重重問題,歸根到底是資源不足。就如那些擔心朝鮮人搶飯碗計程車子,因為官位就那麼多,別人搶了自己就沒了。同樣。農民怕沒有足夠的土地,商人怕沒有足夠的客人,軍人怕沒有足夠的軍功……因為怕,所以要搶。他們在家裡搶,國家也就亂了。
“所以,我讓他們出去搶。軍人搶下土地則有軍功,農民也就可以跟著過去佔地耕種,士子可以去當官,商人跟著去販賣商貨……如此一來,四民安定,大明自然也就安定了。”朱慈烺看著崇禎近乎呆滯的面容,笑道:“父皇,看起來是窮兵黷武,實際上卻是治國良藥。”
“國雖大,好戰必亡!”崇禎咬牙吐出了一句話,突然覺得讓兒子當皇帝恐怕是件很可怕的事。
“國雖安,忘戰必危。”朱慈烺平靜地接了下一句。(未完待續。。
ps:抱歉抱歉,今天有事出去了一趟,更新晚了,不過仍舊兩更,多謝大家支援。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