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乃四省通衢,南北交匯之要地,咽喉命脈之所關。”朱家駿點著徐州,將四周所毗鄰的府縣一一報出,就像是給眾人上了一堂地理課,可見下的功夫果然不少。
“佔據徐州,可以遮蔽南京,也可以全山東之地。”朱家駿說著,似有若無地點了點淮安、廬州一片地方。
淮安是劉澤清逃亡之地,廬州是黃得功的駐地。加上徐州的高傑和壽州的劉良佐,正是原歷史劇本中的江北四鎮。
此四鎮對於南明而言,是北部最後一道防線。而在這個世界,卻是山東背後的盾,或者是矛。
從朱家駿的角度來看,成為矛的可能性更大。東宮軍體系的組成與大明其他軍鎮差別太大,以至於士兵在融入東宮體系之後,自發地對其他大明軍鎮產生了排斥感。
尤其朱家駿這樣的老人,一路走來,所見的只有東宮軍浴血奮戰,而大明官兵卻是望風而降,從骨子裡就不會認同那些打不得仗的軍鎮。
本著東宮的訓示:豬一樣的友軍與敵軍同類。朱家駿首先想到的就是解決這些豬一樣的友軍,好讓山東這個基地更加安全。
“不過更主要的,還是南下就糧。”朱家駿將竹鞭收入手中,輕輕拗成一個弓形,道:“我本人在隨軍駐屯日照後,親眼見了日照縣前後翻天覆地的變化。若是有東宮系縣官整治地方的手段,即便是災年。百姓也未必熬不過去。徐州水網稠密,雖然有黃河水患。但仍舊有不少能夠墾殖的土地,如果我軍佔據了徐州,以東宮官員的能力,應該能夠救活更多百姓。”更多的百姓意味著更多的兵源,意味著自己更為強大!
訓導官們每日掛在嘴上的
“保護百姓就是保護自己”,已經深入人心。
“上尉,”曹寧舉手提問道,
“雖然軍議認為東虜主力不會立即南下。但如果發生東虜大軍壓境,搶奪徐州,貴部怎麼守?”
“全軍向東,走淮安、安東衛,返回山東,向第二近衛營靠攏。”朱家駿脫口而出道:“第二近衛營最近的野外拉練已經都越過我部駐地了,如果有東虜大軍南下。肯定能夠支援我部。”朱慈烺當即轉向曹寧,這位第二近衛營的參謀長只是嘿嘿一笑,手中虛揚了一下,便不說話了。
第二近衛營並沒有因為操典的約束失去活躍的性格,又尤其善於山地作戰。
魯西南是著名的沂蒙山區——山地、丘陵、平原各佔了三分之一。此處盜匪叢生,蕭東樓借拉練之名行剿匪之實。
每次都是
“偶遇戰鬥”,以為足夠掩人耳目了,今天卻被朱家駿一語道破。朱慈烺朝閔子若招了招手,閔展煉當即附耳過來。
“拿二營最近的戰損表給我看。”朱慈烺道。閔子若很快步出會議室,找到值班參謀。
調出檔案,送了進去。看到閔子若一出一進。曹寧頗為後悔,知道引起了皇太子的注意,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了。
他並不是有意刁難朱家駿,但是擴編近衛師的事早就在軍中傳遍了,蕭東樓當然想將遊擊營納入麾下。
曹寧藉機發問,是早就算好了遊擊營絕不會南下退避,只能投靠近衛二營。
誰知道朱家駿不是省油的燈,答得不卑不亢,還順便把二營給賣了。**營上下,也是一心想擴編成**師,最好還能得個威風凜凜的稱號。
至於一營、二營伸過來的祿山之爪,必須乾脆利落地砍掉!角落裡又有一名少校舉手問道:“如果死守徐州,讓近衛一、二營從側翼攻擊東虜,是否闊以?”尤世威輕咳一聲:“現在是否讓遊擊營南下徐州,尚未成為決議。”那少校道:“秉將軍,攻佔徐州有百利而無一害,關鍵在於如何用好徐州。”他頓了頓,道:“徐州有鐵有煤,又有水力可用,正適合鑄炮。如果徐州能在我軍掌握之中,火炮鑄造速度將是日產十尊以上。”朱慈烺挪動了一下身子。
山東的確是煤鐵大省,但登萊二府卻沒有發現現成的鐵、煤礦。目前用的煤,是從兗州運過去的。
鐵礦雖然有,但基於鐵礦質量和冶煉手段,只能用來打造農具,鑄炮的鐵模和材料主要還是得從蕪湖採購蘇鋼。
如果佔據徐州,在那裡打造煤鐵複合產業中心,無論軍工還是民用,都能得到極大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