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喬芳已經找了不少聲名顯赫的名醫,可惜這些名醫都
“缺乏”職業道德,不願意為韃虜高官醫治。有些人閉門不出,有些人裝死不在,還有些人膽子小,奉命而來,但來了之後卻裝傻充愣,表現得比滿洲的薩滿巫醫還讓人覺得靠不住。
如果不是關外的醫生實在比關內醫生差得太遠,孟喬芳也不至於出此下策。
一方面暴露了山西主帥身體不好的軍事機密,影響軍心士氣;另一方面也要冒著被
“皇明分子”暗殺的危險。其實孟喬芳是真的多慮了。因為他的身形早就瘦得脫了人樣,任何一個視力正常的人都知道他病情極重。
而山西各衙門從軍民事務的反饋速度上,也能很輕易地知道這位總督幾乎無法處理公務了。
所謂的
“機密”,其實已經眾所周知。至於怕被暗殺,也是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這原本就是有人給他下了毒。
徐惇將
“一枝梅”插在孟喬芳身邊的同時,先後又安插了三個釘子。這四人原本都是單線與徐惇聯絡,誰都不知道別人的存在。
直到春節之前,冬季攻勢取得了勝利,朱慈烺提醒徐惇下一階段就是山西工作,讓徐惇做好準備。
徐惇頗為吃驚,本以為皇太子會在北直戰線開啟局面,直接進攻京師,沒想到竟然從山西入手。
不過他是錦衣衛都指揮使,不是提督大都督府參謀總部的都督,戰略問題上是容不得他說話的。
於是徐惇把心一橫,決定幹一票大的:暗殺孟喬芳。要讓孟喬芳死於非命,這對於一枝梅等情報員而言十分簡單。
一枝梅幾乎每天都要伺候孟喬芳穿衣帶帽,偶爾還要客串剃頭匠為他刮頭皮。
然而死了一個孟喬芳,清廷還會派來其他總督、巡撫,那時候所有安插的釘子眼線都作廢了,屬於得不償失之舉。
最好就是讓孟喬芳既不能全身心投入公務。又要讓他繼續留在山西秉事,同時又要隨時能讓他死亡。
所以一枝梅想了個最直接的辦法:下毒。下毒看似簡單,操作起來卻有很大的難度。
稍稍有些地位的人家,用廚子就十分謹慎。如果到了朝中大佬、封疆大吏這樣的級別,所有入口的飯菜都要由廚子先行嘗過,然後由近侍拿銀針銀筷試毒,最後才能上桌入口。
年前山西暴雪。孟喬芳受了風寒,找了醫生給開的發汗藥。一枝梅抓住這機會,衣不解帶通宵伺候不說,還主動要求為
“主子”嘗藥。這樣的忠僕可不好找啊!孟喬芳由此大為感動,對一枝梅格外信任。
一枝梅在嘗藥之後,還要親自端了湯藥伺候孟喬芳服下。而這就是最好的機會。
他將調配過的砒霜藏在指甲蓋裡,每次都不經意地落入一點。砒霜水溶性高,分量少的情況下無色無味,實在是宮廷謀殺的聖藥,用來對付孟喬芳自然更是小菜一碟。
隨著一日三頓攝入這種毒藥,毒性在身體中累積,很快就摧毀了孟喬芳的肝、腎系統。
就算是壯年也禁不住這樣的損害。更何況孟喬芳已經是年過半百,在這個時代絕對是步入老年人行列了。
“我擔心我家老爺熬不住了。”東虜總督府設在晉王府中。在後院的廚房裡,坐著兩個年輕人。
其中一個剃著光頭,身穿打著補丁的灰色粗布僧袍,正捧著一個裂口瓷碗稀溜溜喝著粟米粥。
在他身前坐著的就是孟喬芳的貼身僕人,代號為一枝梅的錦衣衛緹騎。
這和尚用筷子撥著碗裡的粟米,一邊道:“吉人自有天相,佛菩薩會保佑貴府老爺的。”兩人都沒有故意壓低聲音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