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是享受慣了的,聽他們的準沒錯。”朱慈烺拍了拍座椅,狐皮鋪成的椅面坐著很鬆軟暖和,下面應該還有棉有皮革。
承襲暖轎的理念,在座椅下方還個炭盆,整個車廂都暖暖的。
“因為這馬車是四輪的,對路的要求也高。雖然一直沒停,不過冬天不太好修。”陸素瑤又道:“進度比上月有所下降,傷亡率卻更高了。”這些資料不需要朱慈烺每天盯著,所以監控的任務就落在陸素瑤身上。
如果出現了異常,她就必須提醒皇太子。
“嗯,一個是天氣因素,還有就是熟練工人調去了河南。不著急,慢慢來。”朱慈烺調整了一下坐姿:“我的書呢?”陸素瑤連忙起身,躬身將書遞了過去。
朱慈烺隨手接過,繼續研讀大明律。陸素瑤知道旅途辦公開始,也拿出了弘治十三年制定的《問刑條例》研讀起來。
她只需要通讀掌握,不至於在皇太子殿下談及此事時茫然無知,並不需要帶著問題閱讀,所以進度反倒比朱慈烺還快了許多。
在皇太子的車駕之前,有專門的清道人馬,負責通知沿途軍堡派出人馬,拱衛車駕。
出了濟南之後,很快就看到有留守兵士侯立兩旁,乾淨利落地行禮之後便跟著馬車奔跑護衛。
這種全副武裝的強行軍要持續十里,直到下一個軍堡的護衛出現在預定地點,然後開始接力。
各縣城早早就命人黃土灑道,縣令率領本縣老人在城門口迎接,由本縣警察和巡檢司開道護衛穿過縣城,繼續前行。
如果剛好碰上需要休息的情況,縣令還得準備伙食招待。在經歷過長途行軍的錘鍊之後,這趟遠行簡直就是輕鬆愉快,一掃朱慈烺對出遠門的糾結。
大年初八日早間,朱慈烺從最後一處駐蹕處出發。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中午就可以在萊州吃午飯。
在車上,朱慈烺要了最近技工學院的進展報表和一些立項報告,瞬間就發覺自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
這個錯誤更像是個美麗的誤會,朱慈烺努力推進物理、化學知識,推行科學方法和觀念,卻沒想到灌溉出了一朵奇葩。
技工學院秉承朱慈烺的指示:最大限度變理論為實踐;最大便利推廣理論基礎。
一方面將理論應用到實際之中,一方面又要方便這些理論的推廣,讓沒什麼文化基礎的工匠也能儘快學會。
所以方以智提出的阿拉伯數字推廣計劃被湯若望之外的其他教授否決,所有數字採用改良過的蘇州碼子,因為這種草碼在大明已經有了廣泛的民眾基礎,即便目不識丁的碼頭工人也認得全。
在其他教授看來,阿拉伯數字完全是一種
“外文”,如果要用它替代草碼,所造成的教育成本會很高。朱慈烺看著這份記錄,也暗暗問自己:是讓自己服從這個社會,還是讓社會服從於他?
他當然有權力有理由強行推廣印度人發明的阿拉伯數字,因為阿拉伯數字都是一筆而成,而草碼中有一部分數字是需要三到四筆的。
對於接觸數字較多的會計行業,蘇州碼子無疑增加了數倍的書寫量。想到這裡,朱慈烺暗下決心,就算不強行推廣,也該給民眾一個選擇的機會。
後世中阿拉伯數字取代了各種其他數字,並非沒有原因。解決了數字體系的問題,朱慈烺隨手將這份記錄放到了最後。
新呈現出的報告中間,一行詭異得如同密語的豎列式闖入他的眼球,在驚喜之餘也帶來了強烈的驚嚇。
“素瑤,”朱慈烺往後靠了靠,
“這新任教授熊明遇是誰人?”陸素瑤沒有被皇太子過於親近的稱謂擊昏,謹守心神,腦中已經飛快轉了起來,幾乎應聲答道:“熊教授是江西進賢人,萬曆二十九年進士,崇禎元年遷南京刑部尚書、拜兵部尚書,致仕後又起原官,改工部尚書。他的受聘報告是與秦督勤王的報告一起進呈的,當時殿下尚在休養之中。”(未完待續ps: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