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蛋並不如雞蛋好吃,腥味重口感又比較紮實,不管是白煮還是煎炒她都不是很喜歡,至於賣,她沒什麼機會,送又覺得沒必要。
不如,做個皮蛋試試。
···這皮蛋該怎麼做?
好似是用石灰,鹼,草木灰,糠什麼的···
不過是閒來瞧見的東西,記得並不深刻,但關於皮蛋由來的故事倒是比較印象深。
說是明代泰昌年間,江蘇吳江縣一家小茶館,店主會做生意,所以買賣興隆。由於人手少,店主在應酬客人時,隨手將泡過的茶葉倒在爐灰中,說來也巧,店主還養了幾隻鴨子,這幾隻鴨子還愛在爐灰堆中下蛋,主人拾蛋時,難免有遺漏。
一次,店主人在清除爐灰茶葉渣時,發現了不少鴨蛋,他以為不能吃了,卻又有些捨不得仍,想敲開看個好壞,誰知,敲開一看,裡面黝黑光亮,上面還有白色的花紋,十分奇怪也十分美麗。
完全不同的質感,摸樣,形態讓店主新奇,也同時讓他看到了商機,於是,他大膽嘗試,並在發現它並沒有什麼怪味也無毒後開始了製作,推薦。
她在這個村裡用秦家的銀首飾‘換’如今村裡還能見的為數不多的兩種家用,石磨與石碾,如今空間裡可以加工。
麥麩,糠皮都不缺,便是茶葉也有點存貨‘李江當時給買了兩斤,之後秦家弄來七八斤的數量’。
她並不好茶,沒有喝茶的習慣,那些茶好賴都能拿來做實驗,只是這故事一聽就是人杜撰出來的,便是有幾分依據也可能因沒有石灰的加入讓鴨蛋無法成型。
但,又有什麼關係,她除了時間多這鴨蛋也多。
一個閃現,秦望舒來到果園這邊,先找出茶葉,而後煮茶。
八九斤的茶葉肯定多不過人家開茶館的,但開茶館的人倒的茶渣裡蘊含的元素絕對不會多過她慢慢熬煮的茶水。
沒有石灰,秦望舒只能用現有的材料將就,在煮好茶水後掏出草木灰直接攪拌,之後,洗乾淨要用的鴨蛋烘烤在退了火的火塘邊,讓微弱的熱量烘乾鴨蛋表面的水分,而後,她拿了袋穀子推起磨來。
近年沒吃到米的秦望舒,在第一時間轉移了主意力。
然而,這篩米跟篩面完全是兩碼事。
篩面時只需一次次將壓碎的麵粉抖落,在過大小篩,這篩米卻完全不同,篩子小了,落下的都是碎渣渣與糠皮,篩子大了,那就不止有碎米跟糠皮了,連穀子都能落。
赫然發現這碾米跟碾面的不同性質,秦望舒倒是也沒被為難到。
馬上就吃的東西,碾破殼後過水就行。
都是要洗的,不怕浸水。
時隔一年在聞到飯香,秦望舒差點沒激動哭,磨都沒心思推的蹲在火塘邊一直看著,直到清亮的冷水加熱冒泡,在因米粒外表的膨脹成熟粘稠。
“嘶~”等不及收水的秦望舒挑了一筷子半生不熟的,而後定眼看著,等著在水汽乾落的第一時間開吃。
然而,世事並不能總是這麼美好,美食總要經歷磨難。
“呀~~啊~~糊了···”手忙腳亂的將冒起青煙的小陶鍋抬下,看著夾生米粒間那一個個燻黃氣眼,穩著越來越重的焦香,秦望舒哭笑不得。
定眼看著居然還將飯給煮糊了,她也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