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部醫書 (1 / 3)

明代,一五七八年。

半夜,湖廣黃州府蘄州,更夫老頭提著燈籠走在長街道上。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更夫老頭的吆喝聲聽起來倒是有幾分韻味。

“鐺——鐺,鐺,鐺”。

老頭兒左手提著一面鑼,右手握著根梆子,節奏一慢三快,正是丑時。

李御醫府邸。

燭光搖曳的書房中,兩位知命之年的故交他們相對而立,交談甚歡。

“歷經數十載,李兄,想不到這部醫書居然真的讓你給完成了。”萬太醫左手捧著醫書有些激動不已,然後緩緩地抬起右手,看那樣子是想要拜讀醫書。

只是,轉而又將已經觸碰到書本的手慢慢地放了下來,繼續言道:“你二十餘載幾乎踏遍大江南北,方有了這般醫藥之作,老夫雖頗為好奇,可這……”

對於一名醫者而言,除了治病救人以外更要研究醫術,萬太醫對這本醫書中的內容自然是充滿好奇心,不過也正是同為醫者,心中難免會有些顧慮。

萬太醫欲言又止,可人家李御醫那是目光如炬。再者,萬太醫說那句話的言外之意他又怎麼可能聽不明白呢。

“萬兄不必忌諱。”捋一捋鬍子,拂了拂衣袖,李御醫言道:“這本綱目現在還只是初撰,並不能算得真正完成。”

“其中,有好些地方,老夫認為略有不足之處,所以還望您能多加指點。”

萬太醫聽這樣講,便也不再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既然李御醫的性情如此豪爽大方,那麼繼續推辭下去倒顯得自己有些表裡不一,索性恭敬不如從命。

開啟醫書的第一頁開始,萬太醫便被裡面精髓的內容深深吸引,他手捧醫書在書房中來回踱步,眼中如視珍寶。

杵立。

然後,若有所思的樣子。

“妙哉,簡直堪稱奇書。”萬太醫三步並作兩步,走至李御醫的跟前指著其中一頁,繼續言道:“馬齒莧肥厚,表皮無刺,高三至十寸,且莖圓柱形,表面黃褐色,有明顯縱溝紋,常生於田野路旁及府院廢墟等向陽之處。”

“性味,酸,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之功效,其功能主治於熱毒血痢、癰腫疔瘡、丹毒、溼疹,或是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然,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洩者切勿用之,煎餌方中不得與鱉甲同服用。”

萬太醫經過一番分析,確與醫書中所編撰的那般或許真的具有真實效用。

在此之前,萬太醫原本以為馬齒莧不過是用於下飯的家常菜,卻不知竟也有如此功效,頓時覺得過於孤陋寡聞。

接著,萬太醫又翻了幾頁,發現另一味藥材更為神奇,於是指著幾行字然後言道:“黃葵,生於山谷溝旁,曠野草叢之中。身長三尺,葉互生,五片掌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亦有三至五淺裂,先端漸尖,形似於戟,兩面均有粗毛,而上部葉片則顯得較為小些。”

“取之根葉​,搗敷外用,其主治無名腫毒,有解毒消腫,排膿止痛之功效。”

李御醫順手接過醫書,將其置在了案臺上之後,向萬太醫遞了盞茶,然後會心一笑,對他言道:“萬兄,醫書分為五十二卷,一卷又分為兩冊,共計字數有兩百多萬,你看的不過是其中一冊。”

“來日方長,你我二人同在太醫院為朝廷效力,萬兄若是感興趣,有生之年可否與老夫將此書完善,存放於澹生堂內供人借覽,只是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李御醫府外。

“大人,丑時已過一炷香時間。”說話的那位是一名黑衣蒙面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