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一上映了四部電影。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澳門風雲》《前任攻略》和《爸爸去哪兒》。
作為學院派演員,張元君和劉藝菲都十分不理解《爸爸去哪兒》為什麼能以電影的資格上院線!
《爸爸去哪兒》是去年的現象級綜藝,火得沒邊,但哪家電影公司也沒想到,這玩意兒居然能上春節檔院線!
電視綜藝節目從10月11日開播,到12月27日收官。12月9號到13號,花4天半的時間拍完大電影,1月31號上映。
這樣的製作模式讓影評人和製作人直呼看不懂,在圈裡圈外掀起了巨大的爭議。
百思不得其解之際,張元君看到了《爸爸去哪兒》電影的備案公示,影片型別明明白白寫著“記錄片”三個字。
原來紀錄片是這樣理解的!
《爸爸去哪兒》電影首日收入9400萬,首週末三天狂攬2.56億。
這是兩個完全不講道理的數字。
再加上同檔期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首周3.2億,《澳門風雲》7300萬,整個春節檔徹底陷入瘋狂。
有的影院甚至在廳里加凳子賣票。
目前看來,檔期內最大的贏家當屬《西遊記》和《爸爸去哪兒》,大盤基本是被這兩部電影聯手抬高的。
但兩部電影又互相看不爽。
《西遊記》被網友批評“故事爛,特效差”,影片官微就評論:“起碼這是部電影,比那些才拍了5天,就敢放上大銀幕的狗屁欄目劇有良知多了!”
《爸爸去哪兒》導演很快就在微博回應:“五天拍的就是爛片嗎?知不知道臺裡為了《爸爸去哪兒》準備了一年!知不知道欄目組為了這個專案籌備了八個月,知不知道爸爸孩子們經過三個月拍攝才有這樣的默契,知不知道我們後期團隊熬了多少通宵,改了多少版本才有這個效果!《爸爸去哪兒》大電影不說它多好,起碼真實自然歡樂不裝杯!謝謝各位捧場!”
兩部片子打成這樣,要問張元君站誰,他會毫不猶豫地站在《西遊記》的一邊。
張元君接受的所有電影教育都告訴他,電影不應該是《爸爸去哪兒》這樣的。
《爸爸去哪兒》導演的回應在他這裡通不過,他賣了慘,但並沒有回應外界對《爸爸去哪兒》是否算電影的質疑。
他無法理解也不會支援《爸爸去哪兒》這樣的“電影”,同樣的,錄一臺演唱會放進影院,他也覺得有違“電影”定義。
在影院的角度,熒幕上放什麼都是放,只要有觀眾買票進場就行。
但站在一個電影演員的角度,恕張元君無法同意這種東西放進電影院。
而且他特別討厭這時候扯“觀眾喜歡,你算老幾”的大旗。
觀眾還喜歡鹹溼片呢,但能進影院嗎。
劉製片休息到年初三就和薛曉璐一起扎進了《白小姐》的後期製作中。
也是在這天,張元君和劉藝菲終於拿到了《尋龍訣》的定稿劇本。
“演員定了嗎?”張元君問烏爾扇的統籌及副導演孫野。
“沒呢。”孫野說起來也不害臊,“這不定了劇本,有了你和藝菲,我們才好去碼其他演員。”
行業內都是這麼做,有了劇本才好敲演員,像張元君和劉藝菲這樣在故事創意期,劇本還沒寫的階段就參與進來的屬少數。
“8月能開機是吧。”
“能!”孫野拍著胸脯打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