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3》上映首日票房突破1億,好像並不出人意料。
出人意料的是上映6天的《致青春》後勁十足,在當日竟然還能收下4400萬的票房。
兩部片子雖然型別大不相同,但主流觀影群體確實重合的,他們賺的就是年輕學生的錢。
《致青春》這樣的後勁勢必會影響到《鋼鐵俠3》的成績走勢。
如果只是同場競爭,DMG和中影倒也不虛,現在市場足夠容得下兩部片子大賣。
但屋漏偏逢連夜雨,《鋼鐵俠3》在大賣的同時,也傳出了一些負面新聞。
有關“中國特供版”。
當初《鋼鐵俠3》是被作為中美合拍片端上來的,儘管後來被摘了合拍資格,但很多關注該片的影迷是知道其中有不少中國演員戲份的。
甚至範兵兵和王學奇還提前為《鋼鐵俠3》中自己的戲份做過確認說明。
王學奇甚至在一個月前的首映釋出會上高興地“劇透”了自己所扮演的吳醫生的戲份:“在鋼鐵俠最絕望的時候,是我們中國的針灸救了他一把!”
這就讓中國影迷對《鋼鐵俠3》更期待了,他們想看到漫威怎麼把鋼鐵俠和中國針灸結合在一起。
結果現在一上映,觀眾發現王學奇在影片中只有一句臺詞:“你好。”
範兵兵更是隻露了一面,連話都沒有說。
至於吳精,被一剪沒了。
此舉瞬間在觀眾群裡炸了鍋。
此時圈內,上到政策層,下到普通觀眾,都在追求出海,中國演員,中國資本,能出演/投資好萊塢,是一件很榮幸的事。
但追求這種榮幸不代表願意被人當猴耍。
去年關於合拍片資格的限制就是一種反抗。
今年《鋼鐵俠3》這樣搞雙重標準,中國觀眾就不答應了,買了票看完電影,照噴不誤。
但是,觀眾噴的點不一樣。
很多觀眾噴的是此前大肆宣傳自己參演的範兵兵和王學奇。
指責他們“打醬油”“捧臭腳”“就一個鏡頭也好意思吹自己加盟漫威”。
當然,也帶上了《鋼鐵俠3》的中國出品方DMG。
頗有點怒其不爭的意思。
兩個演員被罵的很冤枉,他們辛辛苦苦拍了戲,結果被片方剪了,一點辦法都沒有。
DMG公司首先做出宣告,說公司拍攝了一段20分鐘的片段交給漫威,結果在公映版中只用了2分鐘,且只出現在中國特供版中。DMG曾降低要求,不強求20分鐘的中國片段用在國際版,用在國內特供版就行,但這個要求也沒被漫威採納。
DMG甚至說:“片中僅幾秒鐘的永定門片段也是我們死纏爛打爭取來的。”
如日中天的漫威怎麼會怵DMG,漫威影業在海外發布宣告,稱範兵兵的角色只會出現在中國版中,不會出現在北美版和其他海外版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