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戛納好導演很多,優秀電影也不少。
但今年戛納沒人整活。
去年拉斯·馮·提爾還就血統論整了個大的,搏了個版面。
今年電影節開到現在,一點爆炸新聞都沒有。
首映,場刊打分,賣版權,見面會,繼續宣傳……
每部電影都這樣按部就班地在戛納進行宣傳。
不過,當觀眾認為不會出意外的時候往往最容易出意外。
明天電影節就落幕了,《她》自首映以來舉辦了三場見面會,已經賣出了歐洲17個國家和地區的版權。
這天下午,張元君才聽說了,競賽片《柳暗花明》導演在記者會上發火。
記者問導演,他在電影裡表現了什麼。
他直接發火:“你們會跑過去問卡夫卡為什麼要寫《變形記》嗎?這種東西怎麼說得清楚,為什麼一定要懂在講些什麼,自己體會感覺不就夠了!”
這也不怪記者,因為《柳暗花明》的確是本屆最具爭議的電影。
電影的開頭頗似去年的金棕櫚得主《生命之樹》,非常玄乎,接下來的一系列敘事卻彼此之間毫無關聯,還有一些相當匪夷所思的畫面。
場刊打出了2.0分的一般成績,喜歡的觀眾愛如珍寶,不喜歡的自然覺得導演在故弄玄虛。
很快來到電影節最後一天,但兩人還有活動。
一直到下午三點,兩人結伴回到酒店。
兩人自去卸妝洗漱,叫各自的助理去許安華導演的房間打探訊息。
競賽影片都有資格參加閉幕典禮,但為了防止獲獎劇組提前離開戛納,組委會一般會在頒獎典禮前電話通知導演暫留。
下午4點,戛納突降大雨,而且看起來一時半會兒不會停,讓人不禁擔心起一個小時後舉辦的頒獎典禮來。
許安華依然沒有接到電話。
作為華語獨苗,導演房間裡還彙集了很多國內媒體。
“還沒有電話嗎?”鳳凰娛樂的記者再一次問道。
許安華的助理搖搖頭。
“那還走不走紅毯了?”有記者多嘴道。
又過了十分鐘,這十分鐘顯得特別漫長,依然沒有電話打進來。
許安華不打算等了,對記者說道:“大家回去吧。我們劇組開個會。”
記者離開後。許安華對兩位主演說:“晚上我們走不走紅毯?”
劉藝菲看了看張元君,示意他拿主意,張元君搖頭:“不走了吧,晚上好好休息,明天我們回國。”
許安華道:“好吧,大家回去好好休息,能入圍我已經很知足了。”
“導演這幾天辛苦。”張元君道了辛苦,和劉藝菲出去了。
兩人回到房間,跟各自的工作人員說:“把禮服退了吧,大家這幾天都辛苦了,回國給大家發紅包。”
負責禮服對接的工作人員前腳剛離開,張元君的電話就響起了急促的鈴聲,來電顯示是許安華的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