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飯店不開,他非要折騰什麼光伏和電池,也不知道被誰帶的。這半年到處考察到處看。”
“高科技產業,賺錢啊。”張元君道。
“50歲的人了,還折騰什麼高科技。家裡修個燈泡還行,學人去搞高科技,他圖紙都看不懂。”母親很反對父親進軍所謂高科技產業。
“不懂技術可以搞管理。”張元君道。
“你有時間勸勸你爸,飯店生意做得好好的,折騰這些幹什麼。全天下的錢他賺得完?”
張元君笑道:“賺了錢不也是帶回來給你花嗎。”
“我不用,我現在夠花。”
初五,在一掛響亮的鞭炮聲中,張元君拖著行李,踏上北歸之路。
“你今年畢業。”父親開車送他去火車站,“在京城給你把房子買了吧,京城現在好點的房子多少錢?”
“三四萬吧。”張元君之前想買房,特意看了看。
“不貴。老大老二都在國外,兩三年都回不來,先把你安頓了。你身上錢要是不夠,我年後給你打一千萬,你自己去看,看中了就買了。反正早晚都要給你買。”
“嗯,我再看看。”張元君應了,“我媽說你這半年在看什麼光伏電池的資料,想做這些啊?”
“光伏產業現在是國家戰略,肯定有錢賺。你媽不懂,弄點其他的領域的投資就前怕狼後怕虎。放心,我有分寸。
“你出的那個歌我聽了。”
“怎麼樣?”張元君問道。
“不好聽。”父親笑道,“我還是喜歡聽毛阿閔和柳歡的歌。”
張元君道:“不好聽你把帶子還給我。”
“可以啊,你退我10塊錢。”
“你聽我的歌都買盜版。”
“盜版便宜,你那個光碟賣35塊錢一盒,太貴了。”
父子倆很久沒這樣坐在一起說話了,走了二十來分鐘,終於到達火車站。
“你回去慢點開。”告別父親,張元君拖著箱子進站。
張元君從廬陵坐火車至省城洪都,再由洪都轉飛機至京城。
在火車上,張元君接到鄧朝電話:“你什麼時候到?”
“還有半個小時吧。”張元君道。
鄧朝今年回洪都過年,兩人約好初五一起回京城。
洪都火車站出站口很多拉活的計程車司機,張元君一出站就聽見嘈雜的招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