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章 升空 (1 / 3)

在大遠征期間,大部分軍團所建造並擁有的科技奇觀,都與古老人類知識的饋贈息息相關。

黑暗科技時代所遺留的STC模板價值,一直到今日都無法估量,其中一部分被證明其珍貴性與實用性的藍圖,重要性甚至高過一部分資源匱乏、條件惡劣的帝國下屬世界。

然而,正如其在許多層面起到的代表性作用,鋼鐵勇士軍團在科技的探索上,同樣走在整個人類帝國的前沿。

這並不等價於說明鋼鐵勇士的技術遙遙領先於帝國的所有官方與非官方研究機構,而是指在基因原體佩圖拉博的帶領下,鋼鐵勇士軍團傾向於根據自己的需求,部分或完全脫離黑暗科技時代的技術遺產,為自己量身打造出獨自構建的科技產物。

大遠征時代最著名的巨型太空要塞之一,鐵原號,就是一個早期的良好範例。雖然其中的技術基礎仍然源自對山陣號的參照與模仿,但任何一個對這艘龐然巨物稍有了解之人,都不會將它與舊夜的孑遺畫上等號。

如今,儘管這一歷史學術理論尚未成為全帝國的共識,許多學者追溯往昔,憶古思今時,都已經往往願意將大遠征的早期,第三十個千年末尾,鐵原號自奧林匹亞星系首府奧林匹亞脫離近地軌道啟航,投入無盡戰爭的這一時間節點,視作基因原體佩圖拉博本人,乃至整個帝國發展進步的一個標誌性里程碑,在史書上寫下不可忽視的一筆。

——《大遠征記敘:為勝利付出的代價》

有些前來奧林匹亞參加運動會的訪客回程得太早了,留下的客人們沾沾自喜地這樣想。

他們把各自的載具停在泰勒弗斯山往外延伸的平原草地之中,一部分在剛剛升空後意識到自己險些錯過了什麼的訪客則緊急地降落他們的運輸船或運輸機,將著陸爪和升降支架撐在柔軟的泥土中,然後離開載具,用看著雪山的山巔。

起初,一切都在皚皚的白雪之下保持著漫長的安靜,雲霧圍繞成潔淨的紗帶,在蒼藍的天空下,將閃閃發光的鋼鐵之塔,以及塔身的鋼鐵勇士標誌性雙色條紋襯托得更加明亮。

在奧林匹亞,每一個晴天都是如此。

等待的人還在持續增多。只要能獲得洛科斯界域的入關許可,人們就願意從四面八方趕來,在荒野的地面上,靜候著將要發生的事情。

因為,到時間了。

在他們的頭頂上,龐大的鐵原號依靠地面反重力系統、太空港和自鎖定艦船錨的多重支撐,在地面上投下大面積的陰影。

一陣輕微的聲音從地層的深處響起,低頻的震動撫摸著人們的心靈。稀薄的蒸汽從金屬塔頂部開始起伏擴散,縈繞在軌道平臺周圍,讓電纜與鋼鏈織成的網路在霧氣中模糊。

然後,一個剎那之間,如同燧石轉瞬擦出的絢爛火花,金黃的閃電霎時間從鐵原號的中心塔樓亮起。

燦金光束自鐵原號之所在貫通天地,上抵雲霄的盡頭,下至太空港的基座,將山間雲霧與高空積雲層層推擠,劃出一個不可逾越的正圓界限。

狂風大作,空氣在尖銳地鳴叫,鐵原號的全貌完全展現在大地上方。從地面觀察,它的環狀形態所擁有的乾脆利落的結構,將恆星系的明亮太陽都框定在圓環之內。

閃電的弧光仍然伴隨著嘶嘶聲照亮著鐵原號在自然光下的陰影部分,噴吐著燦爛的光芒。很快,在能源轉化結構首次完全啟動後,溢位的電弧得到收攏,轉化進鐵原號每一個視窗亮起的燈光之中。

人群中的議論聲停止了。他們的眼睛與眉毛因為專注與期待而凝結。

在寂靜之中,連線太空要塞的線纜開始一根接一根地脫落,向下方筆直垂降,在高空的風中飄揚。

緊隨其後,第一道固定環的鎖釦解除,鋼鐵圓環分解成四段彎弧,向周遭外擴。第二道固定環則按照預期,裂解成十六道鋼鐵弧線,比最內之環分離得更遠、更低。與之相伴的機械爪則跟著圓環的下沉而解鎖,一道道地離開鐵原號不可計數的眾多接入點。

當最後的外環結束分離後,鐵原號仍然停留在軌道上。

懸空停留。

沒有更多的異樣,沒有驚天撼地的火光或震耳欲聾的炸響,除了有條不紊地解鎖的保障措施,似乎沒有任何事情發生變化。

鐵原號的懸浮如此平靜,連引擎的嗡鳴都相較先前由地面供能時得到了削減,空氣在短暫的澎湃後重歸靜止,將無聲的空間還給穩定如初的鐵原號。

人們怔怔地看著那座天空中的要塞,一時間愣在原地。一切都靜默,只剩下心跳和時間的脈動。

接著,它開始上升。它攀升的過程緩慢而沉穩,在短暫的時間間隔之內,肉眼似乎難以觀察鐵原號的位置變化。但它正在遠去,一步步地攀升、縮小,光影在它的表面毫不慌張地流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