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豔陽天下> 十五 走馬觀花看變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十五 走馬觀花看變化 (2 / 2)

我們來到西川的中藥材合作社。社長給我們介紹了他們合作社的情況。現在的中藥材,越來越貴,而糧食價錢卻上不去。而本地很多地方本身就生產藥材,藥典裡的很多藥材,在這裡都能找到。說明這些中藥材是非常適合這裡種植和生長的。

社長是一個從事中藥材收購批發的商家。從他祖父手裡就是進行中藥材買賣的。他完全知道藥材的價格,價位。從外地進的藥材非常貴,他就自己先承包了一些地,自己家鄉也有地,就開始種植。其他人看到他種的藥材,賣得價錢很高,通通向他討要種子。他就把種子賣給大家,跟大家簽訂合同,以保底價收購。最早實行訂單生產。所以藥農對他非常放心。因為他有一個完整的銷售渠道,根本不必擔心賣不掉。但是由於人們有的急於發財,不能按年代生產。因為藥材要求多年生草本植物,對年代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不能達到年限,生產的藥材就不合格,就不能達到治病的藥效,也賣不上好價錢。所以他就成立了合作社,制定了規章制度,嚴格制定了種植標準,要大家嚴格遵守。如果誰家的達不到標準,就堅決不收購。這樣藥材的質量很快提高了,銷路很好。大家都按規矩行事,都發了財,也不再急功近利,把生產一年多的藥材都賣了,像種植糧食一樣。同時,藥材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不用什麼管理,自己騰出手來還可以做生意,幹其他的事情,一舉兩得。有土地的人,為了省事,也為了多賺錢,就紛紛加入了他的藥材種植合作社。社員越來越多,規模不斷地壯大,漸漸地成了一種新型的產業。重要的是,醫療部門,個體醫生,不必到外地去進藥,成本就降下來了。給病人開的藥,價錢也就低了,病人也得到了實惠。種植藥材的,開藥方的,服用藥的,三方獲利。完全就是給本地人帶來福祉的好事情。他們的合作社名氣非常大,特別是臨近幾個縣的中藥材,都是用的他們合作社產的藥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得到了可觀的發展。

從藥材合作社出來,我們又開車到了另一個鄉鎮,去參觀另一個奇特的人。因為他養殖的東西,跟別人都不一樣,他養的是美國火雞。他的火雞養殖場在一個山溝裡,溝口用鐵柵欄擋著。這個溝很奇特,口子小,越往裡越大。所以他把山溝的口子用鐵柵欄圈起來,裡邊的火雞就出不來了。

我們到來的時候,他正在喂火雞。那碩大的身軀,鮮紅的肉瘤,在這樣的小縣城裡非常顯眼。因為人們從來沒有吃過,甚至連見也沒有見過火雞。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想起飼養這種東西。而令我們又意外的是,火雞並不多,跟這麼大的養殖場不相匹配。

他見到我們,停下手中的活說,這是一種季節性的東西,專門為過洋人的節日提供的。現在不是銷售旺季,要到冬天聖誕節的時候。

他這麼一說,我才恍然大悟,這真是個有頭腦有超前意識的人。

你怎麼想起來飼養火雞的?我問他。

咱們中國人愛過節日,特別是年輕人。不光過我們自己的節日,還過外國人的節日。聖誕節就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一到每年的聖誕節,城裡非常熱鬧。教堂裡就更不用說了,各種儀式都有。但唯一缺少的就是火雞。我覺得這是一個商機。雖然平時可能不太好賣,但人們為了嚐個鮮,也會買的。聖誕節絕對是一個最好的時機,所以我就引進了。廣告往出一打,因為我這是獨一無二的,第一年就銷售一空。很多人因為訂不到,吃不到火雞,埋怨我騙了他們。從我這樣的經歷,我就印證了一個商業上最基本的規則,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前我轉。一定要敢幹別人不敢幹的事情。沒有冒險精神,超前意識,你一輩子都休想發展。你別看我現在的雞不多,等你到聖誕節看去,滿溝裡都是,上千只的火雞。在聖誕節前,就銷售一空了。這些火雞是飯店平時定的,和為喜歡吃的人準備的。就這樣平時效益也不錯。

他自豪地說,離別時一定要送給我們一隻火雞。我們拒絕了。

你可真有超前意識,我讚美說,你知道還有誰像你這樣一種有超前養殖的人?

有啊,他說,就在前面跟我們臨近的那個村裡,有個人養殖麝香鼠發了財。你們感興趣,到那去看看吧。

馬叔知道那個村子。我們開著車,很快到了他說的那個村裡邊,找到了養殖麝香鼠的人。

他帶著我們參觀了他的麝香鼠的房子。一座座的大房子裡,又分別隔開了,成了一個個的小房子。那胖胖的麝香鼠在小房子裡。有的靜靜地躺著,有的吃著飼料,還有的無聊地看著牆壁。

你怎麼想起來養殖麝香鼠?我問。

我自己略微懂點中醫,他說,現在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非常多。而麝香是治療這種疾病的最好的藥。它要比雲南的三七還要好,價格昂貴。只是它是動物,不好養殖。但我是個不信邪的人,既然這個東西能賺到錢,這一定要把它養殖成功。我專門跟人家養殖專家學習了一年,又買了少量的種鼠進行了試驗。慢慢地積累了經驗,就開始大量地養殖,慢慢就成了規模。我的麝香鼠生產的麝香,質量非常好,賣到好幾家制藥單位,成為他們固定的客戶。現在的產品是供不應求。我還準備擴大生產,把我的技術教給他們,帶著我們全村人致富。因為你規模越小,成不了氣候,效益就越小。小打小鬧,小農經濟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以後就是大農業,大設施,高科技。沒有文化沒有知識,以後連農民也幹不成。我的兒子,就讓他報了農業大學,專門學習養殖。以後就到我的廠子裡就業,我們父子一起創業。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好的。

我們對他敢想敢幹的創造精神,嘖嘖讚歎。

參觀了這幾家有超前意識的農民,真感覺到現在的農民今非昔比:這就是現代農民應有的精神。如果誰的思想還停留在那種原始的生產觀念和生活狀態中,必然會被時代所淘汰的。

我們返回到城裡,在飯店裡吃了午飯。令人驚奇的是,這個小飯店居然賣玉米麵條。而且是純玉米麵做的,沒有任何新增劑。有沒有加別的糧食?有沒有加白麵?這令我和馬叔非常好奇。因為在我們的觀念中,玉米是不能做麵條的。馬叔不是還跟我說過,他們最好的麵條,就是紅面,就是用白麵包紅面,切成非常粗壯的麵條,在鍋裡煮。單純的玉米麵是不能做麵條的。

我們懷著好奇心,向店老闆打聽這麵條是哪來的。令我們驚奇的是,就是在本地生產的,就在不遠處的西大街,一條小巷子裡面。

我們按他留的地址,來到那個巷子裡。從黑色大門裡走進去,是一座大院子,有五間平房,裡面傳來了機器的轟鳴聲。

我們走進去,只見幾個人正在生產玉米麵麵條。我們跟他們打了招呼,看著是怎麼生產麵條的。只見工作人員把玉米麵倒進機器的進口內,水管子自動往裡加水,很快攪成麵糊狀態。在經過機器的時候,有一個加熱部件,幾乎要把那個麵糊加熟了,冒著熱氣。在經過機器的強力擠壓,麵條的性質就變了。變得柔軟而堅韌,富有彈性。再經過烘乾裝置,很快就變成了能食用的麵條。而且令人驚奇的是,這種機器居然是他本人發明的。

我們跟他攀談了起來。原來他並不是城裡的居民,還是一個小山村裡面的農民。他有一個愛好,非常愛好吃麵條,但又非常喜歡吃粗糧,特別是喜歡吃玉米麵,雖然粗糧裡邊也有面條,比如蕎麥麵,大豆麵,完全是可以跟白麵一樣吃麵條的,但玉米卻做不成麵條,一煮就糊。他就要想方設法,自己製作一種能製造麵條的機器,目的就是為自己服務,讓自己能吃到用玉米做的麵條。為此他請教了專家。專家告訴他,要讓糧食增加硬度和韌性,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溫度和壓力。溫度越高,壓力越大,硬度和韌性都好。

根據專家給的這兩個條件,他反覆研製,不斷改進,終於做成了。這是第三代的玉米壓面機,非常成熟。不但自己食用,而且在城裡開了專門的樣機房,產品不僅賣到全縣,賣到全市裡去了。連省城的大超市都有他的產品。並且註冊了自己的品牌。下一步他就要擴大再生產,生產出更大的機器,滿足大生產的要求。因為這些小型機器,生產能力小。但這不是主要的,他主要還是賣機器,他們的機器賣到了好幾個省,早就賺得盆滿缽滿了。現在壓面,主要是供自己吃,也給全縣的食堂飯店送自己的產品。既賺了錢,也滿足了自己食用,一舉兩得。

從那個壓面機場出來,我們走到了回家的路上。我開著車,馬叔坐在副駕駛上。

怎麼樣?他對我說,開眼界了吧?看看這些人,比你大叔要強了不知有多少倍!這就是以後農村的希望,農業的希望,更是我們農民的希望。希望你能多多關注他們,讓全中國,全世界的人都瞭解到他們。

一定的,我說,我就是專門來做這個事來了,這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使命。我非常感謝你,能讓我瞭解到這麼多的人和事。

我更要感謝你,如果你不來採訪我,我過去那麼多的事情,都不知道該給誰說。因為誰也不想聽這些讓人不舒服的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而我又壓在心裡,很想跟人說,但又不知道跟誰說去。你給了我這樣一個敞開心扉的機會。這是用錢也買不到的,大叔我真的從內心裡感謝你。

他由衷地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