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豔陽天下> 十三 江湖廟堂架橋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十三 江湖廟堂架橋樑 (1 / 3)

據說這個縣有一千多平方公里,差不多有三個新加坡的面積大。但人口只有十萬左右,典型的人少地多。但大多是山地丘陵,可耕地並不多,所以根本不像平川縣一樣有那麼富裕。縣城很小,但還是附近幾個縣最大的縣,比這個縣更小的縣城的人,還有不少移民到這裡,顯示在他們看來,堪比大城市的風光。但整個縣城,我們爺倆不到兩個小時就逛完了。今天不知道他安排我到哪裡參觀去,我對這個山區小縣還能瞭解多少?

吃過早飯,我問馬叔,你還有什麼能給我拿出來的地方讓我看看,恐怕也沒有多少地方了吧?

有啊,他說,還有兩個更著名的地方,你都沒有去,4a級風景區,今天讓你一飽眼福。

這樣一個小地方還有4a級風景區,我深感懷疑。但看著他堅定的樣子,好像就是真的。

那咱們就出發吧,我期待著呢,我笑笑說。

我們開著車,再次進了城。這次沒有在城裡停留,直接向東邊的一座山腳開去。遠遠地望去,只見一座渾圓的,如同一隻大饃饃一樣的山,佇立在縣城的東邊。高高的電視塔,屹立在最高處,俯瞰著全城。正值孟春季節,山上的樹木遠遠望去,一片蔥綠。

我們開著車,一直沿著山間的公路,開到半山腰上。山坡的南面有一個公園,門口寫著森林公園。我們把車停在門口,走了進去。其實不是公園,而是一個小廣場。水泥地面,外面有三面是深溝,周圍立著欄杆,防止人們掉下去。邊上安著一些健身器材。北邊是一座烈士陵園,埋葬著各個時代犧牲的烈士。這些地方也沒有多少觀賞價值。我們繼續開著車往上走,一直走到山頂的最高處,開到電視塔的門口。

電視塔旁邊有一個小二樓,住著兩個管理人員。我們站在電視塔旁邊的欄杆兒旁俯瞰著山下。樹木多是松樹柏樹,全是人工林。經過一冬的孕育,葉子都泛著一層一層的綠暈,重新迴歸了青春。也有一些其他樹木,鬱鬱蔥蔥,層層疊疊,沐浴著春天暄暖的陽光,把生命健康的綠色,奉獻給整個世界。樹梢上,樹底下,有不少鳥兒嘰嘰喳喳地鳴叫著。有不少灰喜鵲,拖著長長的尾巴,在林間穿梭著;山雞野雞,不時發出嘔嘔的叫聲,扇著翅膀飛來飛去。空氣中瀰漫著負離子的氣息,溫馨愜意,沁人心脾。有幾隻喜鵲,不斷地煽動著尾巴,喳喳地在樹上鳴叫著。

足足有三十多年沒有見到喜鵲了。馬叔指著那幾只喜鵲說,看到它們真有一些親切感。我們這裡本來沒有灰喜鵲,現在生態好了,這幾年才有了。我們當地人居然認不得這種鳥,把它叫長尾巴喜鵲。但過去傳統的很多鳥現在都不見了,實在叫人遺憾。

有哪些傳統的鳥呢?我好奇地問。

最多的是鴿子。還有黑老鴰,紅嘴鴳,火燕兒,黃鸝鳥,還有花鴇。連麻雀和鵮樹圪喯兒都沒有以前多了,不知道這些鳥都到哪兒去了。不過那些禍害莊稼的瞎豗也少了。要在過去,他們在地裡豗起一堆一堆的土,比豬的豗勁兒還要厲害,把莊稼連根就叼到洞裡去了,不管用什麼手段也根本沒辦法除掉它們。現在也許是它們的天敵多了的緣故吧?

他有些感慨地說。

他可能說的是方言,有些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可能他說的這幾種鳥類,有一種是烏鴉,我也沒有仔細問。

我們抬眼望去,整個縣城盡收眼底。濱河路國道,猶如兩條巨龍,並駕齊驅,直通南北。中心城市和北城新區連成一片。可以看到最南邊的大橋,過了那座大橋就出了城市,通向南邊的市裡。北邊新城區和濱河路的連線處,是我從省裡來的方向。從北到南,高樓大廈林立。形形色色的小轎車,像一隻只甲殼蟲,緩慢地在城市的河裡遊動著。遠遠地還能隱隱約約聽見,街道鋪面的喇叭裡傳來的叫賣聲,給這山的寧靜增添了一絲絲生息。

你對我們的森林公園有何看法?他偏過頭問我。

名不副實。連一條小路也沒有,人進不到森林裡邊,就談不到公園二字。沒有把人和森林融為一體,只是修了一個小廣場,供人們晨練的吧?

我說。

如果要是我,我當著這兒的一把手,就不會建那個梨博園:把那幾千萬的投資,投資到這座森林裡。到青島市,把人家的那個著名的景點,訊號山公園複製過來,根本花不了多少錢。只不過在這森林裡,樹林下邊,建一些小亭子,小閣樓,修一些小凳子小椅子。建幾條從山下通到山頂的小路,曲徑通幽。人在森林中活動,鳥在樹梢上鳴叫。每個樹冠都是一把巨大的傘,給人們遮陽蔽日,讓人們在夏天有一個休閒娛樂的地方。雖然不至於像人家的那樣成為著名的景點,但也很值得一看。可現在你看看,我們連跟前也到不了,全是樹木雜草,連一條羊腸小道也沒有,還不如從前的樣子。

他感慨地說。

以前是什麼樣子?我好奇地問。

你說的是哪個以前,他說,其實這個山有兩個以前。

你別賣關子了,我笑著說,以前以後怎麼還有兩個三個的?怎麼說呢?

老早以前,他說,這座山就是自然形成的森林,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反正祖祖輩輩縣城的人就享受著它給大家帶來的福利:各種樹木鬱鬱蔥蔥,喬木灌木雜草,形形色色,喬木眾多。大大小小的樹不知道有多少。從山腳到山上,有自然形成的小路。雖然不像青島的訊號山那樣是人工修建的便於人行走的路。但人們也可以方便地從山腳走到山頂來。每到假期,這裡是中小學生學習的樂園。他們把他們的作業課本帶到樹底下。特別是備考的學生,帶著一壺水,拿一點小吃,就可以在這山上待一整天。清新的空氣,幽雅的環境,鳴唱的小鳥,安靜的環境,能增加大家的記憶力,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場所。我的那個侄子考大學,就是在這座山上完成的。山上有專門的護理人員,儘管那時候家家都燒著柴火,但誰也不敢砍掉一棵樹。那護理人員非常厲害,就住在山上的窯洞裡,白天黑夜都堅守著。人們只敢拿枯死的一些樹枝,只要活著的樹,沒人敢砍掉一棵。這是座縣城天然的氧吧,給大家帶來了非常多的福利。

那第二個以前呢?我非常好奇,怎麼還會有兩個以前?

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縣是全省開放的試點縣。來我們這裡參觀的人是一波一波的。省市縣,甚至國家領導人都來參觀,還有外國人,紅極一時。甚至還辦起了大學,是省農大的分院。說起來你都不信,我們這個小縣城曾經有兩座大學,X中有醫學院,是中央進行三線建設的成果。準備跟蘇聯打戰,把重點建設專案和學校,都轉移到偏遠的山區。改革開放以後就是農大分校,還有農科院。但都是短命的。醫學院只有設施,就沒有開業,農大也只招了一屆學生,又停辦了。所以你看看我們的中學,基礎設施相當好,那都是按大學的要求建的。只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好的硬體。不管人也好,組織也好,集團也好,一旦發達了,不管是真發達還是假髮達,往往會頭腦發熱,甚至不可一世。當時的縣委領導,覺得有這麼多的大人物來參觀,兄弟單位來學習,甚至還有外國友人,現在的招待所根本不能招待這麼尊貴的客人。要到一個風景好,視野廣,空氣新,離中心城市還不遠的地方,建築國際大賓館。這東凰山就成了最佳選擇,其結果可想而知。

他意味深長地說。

那不挺好嗎?我插嘴說,把賓館建在森林裡邊,當然得佔一些地,要毀壞一些樹林,也不至於對這座山造成多大的危害吧。

你這樣想當然還算好的,可人家領導不這樣想。他認為這些樹會阻礙人們的出行,影響大家的視線。於是就組織全縣幹部職工,發動周圍的村民、市民,把所有的樹木砍伐一空,一下子把這座山砍得光光的,像一個禿頭和尚。

啊?我大吃一驚,還有這樣的領導!簡直就是暴殄天物,煮鶴焚琴,怎麼這麼愚蠢啊?

我不禁脫口而出,說了一句有傷人家尊嚴的話。

可不是嗎?簡直是天外奇聞!你看你看,如果權力不受監督,一旦要任性起來,簡直是無堅不摧。那破壞率是多麼的可怕。如果是一般人,那叫砍伐森林罪,是要被判重刑的。而人家不僅沒被判刑,還搖身一變升成了副廳級。這還是在改革開放以後,不是在X那樣的非常時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