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洪二人在弘德殿聊天時,有人卻忙得不可開交,尤其是負責喪儀的禮部官員。
今天他們有件很重要的事,組織官員軍民向朱景洪“勸進”,把人找齊並進行禮儀培訓,同時還要在文華殿佈置妥當,這都是很耗費精力的事情。
他們顯然是要忙個通宵,而朱景洪夫妻二人閒聊一陣後,便在弘德殿小憩了一會兒。
不是他倆偷懶,而是如今大小事務,全都得他二人來處置,所以他倆必須保持足夠精力,這也是對天下江山負責。
一夜沒睡,稍加小憩,便是一個時辰過去。
二人再睜開眼時,外面天都已經亮了,朱景洪問了宦官才知已是辰初(早上七點)。
此時殿外,又有了極大變化,多了幾百名和尚道士,已分列就坐誦經祈福。
再有一個小時,將會有一次祭奠,此時禮部官員正給他講具體事宜。
朱景洪要做的很簡單,只需跪著表達哀思即可,並在相應節點叩拜先帝,其他則由禮官和僧道完成。
走出弘德殿,門口是十幾名太監,真正意義上的太監,內廷二十四衙門的頭頭們,在這新的一天出現在了朱景洪眼前。
朱景洪的面前,沒有一個人站著的人,唯有寶釵一人跟在他身後。
邁步走出大殿,沿途之僧道、文官、武將、宗室,盡皆跪伏於地不敢妄動,生怕衝撞朱景洪這位新君。
走進正殿,朱景洪來到神位之前,在禮官提示下行叩拜禮,而殿內眾人也都跟著行禮。
僧道誦唸祝禱,一番折騰下來,很快半個時辰過去。
祭禮結束,朱景洪仍跪在蒲團上,而其他人則是哀哭不已,此時沒人敢不哭出聲。
就連寶釵,此刻也抽泣不斷,畢竟她也不能比旁人差。
在此期間,殿外諸重臣已陸續退出,接下來他們還有要事。
大概十幾分鍾後,司禮監掌印呂通進入殿內,跪在朱景洪身後稟告道:“啟稟殿下,內閣、六部、五軍府及京城軍民耆老,皆至文華殿求見!”
這是勸進來了……朱景洪心中瞭然。
他可以去文華殿,也可以待在乾清宮隔空對話,為表矜持他決定留在此處。
盯著前方神位,朱景洪聲音清冷道:“大行皇帝病逝,孤悲痛欲絕,無意見人,他們有事,可上本陳奏!”
“是!”
他這般應對以往有先例,所以當呂通把話傳到時,這邊準備勸進的幾百號人,便拿出了一份聯名奏本。
隨後,呂通將奏本帶回乾清宮,而後當眾誦讀起來。
“伏以古先聖哲,率惟元子之是傳,天下臣民不可一日而無主,乃國家之常典,誠社稷之攸關……”
“敬惟皇太子殿下,天潢正派,聖學親承,道足以探帝王之心,業足以繼神靈之統,孝誠上格於重闈,令德彰聞於諸夏……”
“主器不容以久虛,中外臣民實切瞻仰,伏望殿下勉遵先志,少抑哀誠,思列聖創立之艱,顧今日纘承之重,早登寶位,永固皇圖……”
“臣等俯伏闕庭,合詞勸進,睹六龍於乾御如日方升,祝萬壽之鼎來與天同久,臣等無任瞻仰,激切屏營之至!”
呂通朗聲唸完陳奏,而後低頭聆聽訓示。
朱景洪不得不承認,官員們寫這些花樣文章,一個個確實都是好手。
沉默幾息後,朱景洪答道:“覽所進箋,具見卿等憂國至意,顧予哀痛方切,繼統之事……豈忍遽聞,所請不允!”
這些話,自然也是提前定好,所以在得了這句之後,呂通便起身往外走了去,要向勸進眾人宣講明白。
到此,勸進之事告一段落,下次就該是在後天。
又是幾分鐘後,司禮監秉筆太監程英進殿,稟告說內閣進呈今昨日章奏票擬,需要朱景洪前往處置。
他今天凌晨批閱的那些奏本,乃是前天就送來的票擬,昨晚朱鹹銘熬夜都未批完,然後因太過勞累暴疾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