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崩逝,殿內眾人無不痛哭流涕,尤其以朱景洪哭得最是撕心裂肺。
“殿下,還請保重身體,大明江山……全系殿下一人!”
首輔趙玉山上前勸慰,這個時候依然稱朱景洪為“殿下”,是因為朱景洪還未正式繼位。
從太子到皇帝,還須有勸進、繼位、登基這三步,雖是水到渠成之事,但也要一一走完才算圓滿。
朱景洪止住哭聲,說道:“孤悲痛難當,喪儀之事,全仰賴諸位愛卿了!”
眾臣一一應下,隨後趙玉山便道別朱景洪,領著一眾大臣們退出了大殿,因為接下來有兩件要緊的事做。
一個是安排治喪事宜,二是迅速擬出遺詔,頒佈天下安定人心。
尤其是第二件,要以官方檔案的形式,形成遺詔宣告天下,讓朱景洪的繼位完美無缺。
正常來說,明天便要進行第一次勸進,然後隔天進行一次,第三次時朱景洪才可以“勉強”答應。
到那時候他才是新帝,而要舉行登基儀式,則是要在喪儀結束之後,保守估計還須一兩個月。
好在這樣的事,歷代已做得極為熟絡。
接下來朱景洪基本沒其他事,換上孝服後他就守在乾清宮,此時宦官們已在收斂皇帝。
而一眾后妃,以及宗王公主們,則都返回了乾清宮內,哭嚎之聲不絕於耳。
十幾分鍾後,遺詔由內閣擬好並呈朱景洪審閱。
不得不說,內閣三位大學士水平確實不錯,倉促間擬出的遺詔非常得體。
即便如此,朱景洪也簡單修改了幾個字,才讓內閣大學士趙玉山親領,召集宗室武勳和文武百官,於崇政殿外當眾宣讀。
拿著朱景洪改過的草稿,趙玉山去到了不遠處的偏殿,他要把詔書謄抄到卷軸上,如此才是正式的官方文書。
而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呂通,也已經把玉璽帶了過來,謄抄完畢待其檢查無誤即可用印。
作為首輔大學士,謄抄自然無需他親自做,此刻趙玉山站在偏殿,遙望乾清宮的方向出神。
這時鄭志清來到他身後,低聲道:“竟改了幾個字?”
“嗯!”趙玉山應道。
鄭志清面露怪色,隨即說道:“可這……”
鄭志清只說了兩個字,但他想說的意思趙玉山明白。
簡單來說,他二人公擬的詔書,自然是文采斐然天衣無縫,在朱景洪改了幾個字後,就把水平拉低了一點點。
這時趙玉山轉過身,神色坦然道:“沒錯……殿下改了!”
嘆了口氣,鄭志清點了點頭,也就沒再多說什麼。
很快詔書謄寫完畢,司禮監掌印太監呂通、秉筆太監程英、劉忠,反覆核查無誤後便用了印。
然後,詔書被轉交給趙玉山,接下來將由他當眾宣讀。
崇政殿乃是常朝舉行之地,比起乾清宮規模要大一些,這裡可以站下更多人。
在內閣準備詔書時,便有御史招呼官員們到此等候,趙玉山趕到時眾人早已排班站好。
也因為官員人數眾多,遺詔宣讀是在殿外廣場,此時御階下已有數百人。
首輔大學士趙玉山,在另兩位閣臣以及司禮監諸人陪同下,手持遺詔出現在了御階之上。
侍衛手持火把,加之各處燈籠均已點燃,現場光照還是比較亮堂。
“大行皇帝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