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已經適應了這樣的對話。
病人也很乾脆地沒再說什麼,於是陸成就把他的所有資料,都收集到了核磁共振的袋子裡,帶走了。
……
下午的術前討論,依舊如期進行。
前面的一些手術,基本上都是常規的手術,所以,閔教授給足了所有管床醫生髮表自己意見的時間,和以往的模式一樣。
管床醫生髮言之後,再由上級進行決定。
不過,到了29床的時候。
陸成打斷了這樣的節奏。
“閔教授,雀光哥,今天我們新收的29床,可能情況比較麻煩,我們現在需要討論一下他的診斷才合適。”
“王春濤,你把列印的病歷,給每個人都發一份。”
陸成如此對王春濤道。
這是陸成第一次當著閔教授他們的面,說現在竟然有他看不出來的病人的,所以他們也有些好奇。
其實,他們這些上級醫生,在沒有查房之前,對病人的相關資訊,都是不太瞭解的。
是自己收進來的病人,好歹會有映像,但是,如果是其他教授收到骨科四病區來的,那他們也是隻能摸風。
陸成大致介紹道:
“病人是一箇中年男性,29歲,”
“持續慢性損傷致右膝關節疼痛1年餘。症狀加重有3月。”
“於當地醫院就診後,以曲馬多口服鎮痛治療。並未停止劇烈運動。”
“目前已持續口服曲馬多鎮痛1月餘,現鎮痛效果不明顯,為求治療,來了我們醫院看了許教授的門診,收治住院。”
“他的體查,沒什麼特殊的,僅有麥氏徵陰性。”
“但是壓痛明顯,且壓痛在改變體位後消失,”
“這是病人的膝關節正側位片,我們可以看到,病人的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有大量的水腫訊號。”
“患者沒有明顯的外傷史,無色素沉著、無皮溫升高,無發熱、咳嗽等不適,門診抽血,炎症指標、類風溼因子、結核全套等皆為陰性。”
“而從患者的核磁上來看,他的外側半月板可見明顯三度損傷訊號。骨髓內的水腫訊號也較為嚴重,並沒有看到明顯的骨折線。”
聽到陸成的介紹,再結合病人的片子來看,眾人的眉頭都是一皺。
朱雀光問道:“許教授是以什麼樣的診斷,收進來的?”
“右膝外側半月板損傷,右股骨、脛骨骨髓炎?待排。”病歷是王春濤寫的,所以他連忙補充道。
這並沒有任何指向性的資訊,所有人看到這個片子,都可能會考慮這個診斷。
門診的病人也不少,所以許教授也並沒有進行格外仔細地斟酌。
閔教授則又是問道:“你有做過浮髕試驗麼?他的腿腫不腫?”
浮髕試驗,是檢測膝關節內部是否有過多的積液的,如果膝關節內的積液較多,那麼下壓髕骨的時候,會感覺到明顯浮起來的感覺,就像是船飄在水裡一樣。
所以叫浮髕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