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教授,這個我不太會,倒是看了不少文章,想把科室裡一些資料利用起來,寫一寫case和臨床研究這些,找到了幾個點,但是都暫時還沒有找到比較好的病例。”朱雀光搖了搖頭。
文章哪裡那麼好寫,基本上你想到的點子,都被寫過了。
雖然也能夠再炒向飯,但畢竟,向飯還是不香的啊。
況且,在他讀研究生和博士的時候,對這方面的重視度不是這麼高,只要把臨床學好了,就一切萬事大吉。
“嗯,科室裡的很多資料,是要利用起來,我最近就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他們說,髖關節置換術後,放置引流管和不放置引流管對術後的疼痛、功能與併發症的機率,都相差不大。”
“這就是對科室裡資料的收集和利用,也是我們平時很常見的事情。”
“我覺得這篇文章就很好,注意到了我們平時沒有在意,只是按照指南進行的事情,稍作轉變,就成了一篇很好的文章,甚至還有可能成為指南。”
閔教授說完看過的文章後,又看向了進修醫生鄧志:“鄧志有沒有發什麼有意思的文章?其實我聽說很多下級醫院,也會發一些很特別的文章。”
“你們現在都在晉升的關鍵時期,應該也要發文章吧?”
鄧志當即搖了搖頭。
苦笑道:“閔教授,您就別挖苦我們了,我現在都還在為升職稱的省級期刊發愁。更別提國家核心期刊和SCI了,我們要能夠在SCI上掛個名,那就不用這麼愁咯。”
說到這,鄧志看了看陸成和剛回到科室的林遠,略有些羨慕道:“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有些遺憾以前沒有讀研究生。”
“現在根本就沒有什麼頭緒。”
最近科室裡,出了不少的文章,而且還都是不小的文章,鄧志其實很想掛個名,但是這種話太不要臉,不好意思開口,畢竟他們什麼都沒做。
憑什麼?
陳果兒看到閔教授看向她,主動憨憨一笑,說:
“閔教授,我也沒發,還正在寫。”
“還在寫,那也是好事啊。”
問完一圈,閔教授才來到了重點:“林遠,你了?這段時間,你特意寫的那篇文章,寫得怎麼樣了?”
自從前兩天的會議之後,閔教授還自己做了一個自省,他發現,如今的湘大,其實是真的已經略有些落寞了,已經追不上其他頂級的醫院了。
沒有特別能夠拿得出手的,
那種除此之外,就獨一份的。
除了陸成的那個縫合。
但是,縫合在骨科,畢竟算不上重頭戲。
放在燒傷整形外科還行。
“師父,文章的初稿已經完成了。”
“小成直接給了圖和資料,寫起來比較快,準備這兩天就給您和尤哥看一看,幫我把一把關。”卓遠略有些興奮地道。
原來,不用處理資料,直接拿資料寫文章,是這麼爽的事情。
半個多月,一篇文章,就徹頭徹尾地搞了出來,
再改個半個月到一個月,往外面一投。
一個月內,應該可以送外審了吧?
三個月可能就能夠見刊,SCI的編輯,可比國內的雜誌審稿速度要快得多的多。
國內的核心期刊,從投稿到見刊時間,至少間隔一年!
“那就好好改,把文章也發給雀光哥、陳丁還有小成他們都看一看,大家一起改一改。”閔教授主動說道。
這篇文章的觀點,是陸成在科室大查房的討論上,提出來的,當然會把陳丁和朱雀光的名字加上去,否則也說不過去,雖然四作五作對他們的用處也不大。
接著,就來到了重頭戲,閔教授問林尤道:“我們的尤哥,一直沒說話,就拿你當重頭戲吧?你今年搞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