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每個星期的週一,都是科室早交班,也是開會的時間。
雖然一切從簡,但是護士長一般會把外科週會上面的重要內容進行傳達。
外科週會,基本上沒什麼可聽的,反正一切加強就對了。
但是這個星期,卻還有重要的一條。
護士長劉萍特別強調:“如今還差幾天就到了九月,今年即將接近尾聲,院長上週五在院週會上強調,一定要加強科室醫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近期如果各位老師已經有科研成果、新技術的申報和論文發表等,”
“要及時登入醫院的相關係統進行登記。”
“醫院會在年終根據各位老師的科研成果,進行相應的獎勵。也是給各位老師辛苦一年的回報。”
所謂的回報,當然就是指RMB的回饋了。
幾乎每個醫院,都會給本年度,只要是通訊地址是本院的發表文章的通訊作者,根據發表文章的影響因子進行相應的獎勵。
湘大二醫院的標準是,3分以下的SCI,統一獎勵一萬。
3分以上10分以下,1分予以一萬的獎勵。
10分以上,則是以1分1.52萬RMB的獎勵,特別以鼓勵科研的發展,來提高醫院的綜合影響力。
護士長講話之後,就是等著科室主任也就是閔教授講話了。
基於昨天才討論的問題。
閔教授坐在護士長的對面,雙手捧著,大概放在下巴下面:“我們外科醫生,會做手術,是最重要的。但是除了做手術外,也還是要重視科研的。”
“不然就總只能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
“很多醫生都覺得做科研是多此一舉,特別是外科醫生。”
“但是真是這樣嗎?”
“我們不能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科研是研究新問題,回顧總結等等一系列的能力的培養過程,如果做醫生連這個思維都沒有,那怎麼才能夠成長起來呢?”
“現在又到了醫院一年一度考核大家的時候了,考得好的人,當然收穫滿滿,但是,考得不好的人就要接受批評了。”
說到這裡,閔教授頓了一下。
“正好今天的手術也不多,更不大,應該可以下個早班。”
“我們來討論一下,今年我們科室,都有哪些人發了SCI的?”
閔教授環顧一圈,卻沒人主動說話。
現在是閔教授說話時間,即便發了的,也不好就這麼突兀地說出來。
場面很安靜。
閔教授直接點名道:“陳丁?”
陳丁道:“閔教授,我現在在做總住院,之前也是在為總住院做準備,很久沒有做實驗了。”
沒有做實驗,就沒有文章,這是潛臺詞。
閔教授也沒有怪,陳丁是科室的總住院,統管病區的一切事務,沒時間也能理解,而即便做了實驗,成果也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出來的。
又不是所有人都像林尤一樣。兩頭都可以抓,而且還能給抓的好。
“文章可不僅僅侷限於實驗室啊,就咱們的小成,不就是在科室裡面,搞了不少新的idea嘛。”
“陳丁你以前讀博士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啊。”
“工作很忙是一部分,但是如果有什麼好的點子的話,大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商量和討論。”
“好的閔教授,我以後努力。”陳丁一副自我檢討的語氣。
“我們的大雀哥了?”閔教授適可而止地轉移了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