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醫生從開掛開始> 第二十七章 術前討論之陸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七章 術前討論之陸成 (2 / 2)

我們這些下級醫生,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難道是自己說得不太詳細。

理論是可以從各種文獻上找到的,但是確定的數值?

陸成的心裡倒是沒有想那麼多,雖然他能夠感受到閔教授的不善目光,可他仍然沒覺得自己做錯什麼。

第一,自己的本意就是旁觀,不逼逼。發言是教授要求的。

第二,即便自己接下來說的是錯的,那也有教授來指正。

作為學習的小醫生,犯錯和不知,是他們的權力,如果都會了,那麼還要教授幹嘛?還要導師幹嘛?

第三,閔教授不是一言堂的人,聽不進去任何的真話。

於是,陸成繼續說道:“這個血小板的水平在30以上,是我的出來的結論,而並非是胡謅的。當然,自然在目前所有的文獻上面,也沒有體現。”

“不過,各位老師,我想談一談我之所以得出來30以上這個資料的理由。如果有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老師指導。”陸成知道自己可能說錯了什麼,所以首先先道個歉。

畢竟沒來沒由地說了個準確地數字,是個人都會懷疑。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症的定義就是不明原因,或許與免疫相關所致的血小板水平減少,可導致全身各處的滲血,其中又以牙齦出血最為常見。”

“可我們要注意的一點是,血小板的四大基本功能。”

“一,粘附,二,凝集,三,釋放,四,收縮。”

“在血管損傷的時候,血小板會粘附在損傷的血管或是毛細血管處,並凝集,釋放各種促凝血因子,最後收縮來達到止血的目的。”

“但事實是,血小板對於止血的功能,只是凝血的一部分。”

“凝血系統最主要的還是內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統相關的凝血因子。”

“有這些凝血因子和凝血酶促進纖維蛋白形成多聚體,才是我們身體內凝血和達到止血目的的關鍵。”

陸成說到這裡,稍微頓了頓,這些都是醫學生理學的基本常識,而接下來,才是他最主要的解釋:

“我們可以發現,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症的病人,凝血系統是正常的,所以他們的外源性和內源性凝血途徑都是正常的,這說明他們的凝血時間和凝血酶原形成的時間,都是正常的。”

“並且,我們還可以發現,有文獻支援在凝血因子缺乏的病人中,血小板的正常水平,可能對患者的凝血時間的影響,並不會很大。”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到。”

“在任何關節置換病人的術後,為了預防雙下肢血栓形成,我們都會預防性地抗凝,臨床上最常用的就是低分子肝素。”

“同樣,我們也要注意到,即便是在正常的病人中,使用了低分子肝素鈉,也可以至血小板減少症的出現,而且,即便出現的機率很小,但他也是真實存在的。”

“在我們提及的血小板減少症的病人中,術後也肯定會使用肝素鈉來預防性抗凝,以減少併發症。”

“我透過統計學方法,得出來的規律是。”

“目前文獻上出現的所有血小板減少症的病人,在術後出現和血小板減少症相關的併發症的機率,與正常人使用了肝素鈉後所致的併發症,並沒有太大區別。”

“而當前所報導的術前血小板水平是34,因此,我們說不定可以把這個術前水平,還可以壓低一點,我只是保守估計到了30。”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