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成肯定也不是在說假話,學醫哪有什麼技巧,就三個。
多看,多體會,多記憶而已。
只是聽到陸成這樣說,同高波和範承還是開起了玩笑:“小成哥這話說得,像是我們讀了個假本科,考了一個假的研究生,真的,小成哥,不是在奉承你。”
“不過咧,總算也是讓我們見識到了一山總比一山高,這世界上大多數所以為的學得好,其實也不過是其他人的冰山一角,慢慢來。”
“小成哥,這是今天要討論的幾個病例的相關文獻,要不一起看看?”範承就是直接邀請了。
陸成把病歷夾一放,當即點頭,毫不猶豫道:“好啊,那我就蹭一蹭你們的勞動成果了、”
陸成自己就是學醫的,他知道,只要是考上了研究生的,哪裡有那麼容易被打敗?
春來到冬,至少九月不知飯食,不會像高中一樣被人監督,沒人督促,你愛睡懶覺就睡懶覺,能堅持下來的人,哪個人相對於自己不是勝利者?
那些所謂看不起別人學歷的人,也就只能想象其他人是書呆子,或者信奉讀書無用論。
反而看不到別人的自律能力和耐得住寂寞。
……
講課室內,瞬間就只剩下了滑鼠滑動的聲音,接著還會響起範承等人不停交流的聲音。
同一篇文獻看下來,每個人都會因為知識儲備的不同有各自的體會。
一一講解出來後,幾乎所有人都在為陸成豎起大拇指。
歎服道:“小成哥這知識儲備,我真是服絕了。去他麼的書上的東西大小無用,我都後悔,當年去找老師劃重點了。”
“的確,我們看著文獻,就是覺得,欸,還可以這樣這樣?”
“那小成哥看就是,嗯,這裡是為什麼要這樣這樣?那裡是為什麼要這樣這樣。”
“那能是一個級別嗎?”
不得不說,林遠等人吹捧人的本事,一點不比鄧志差,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
想必範承和同高波也都是知道陸成被林尤收作了學生,而且陸成的知識儲備和科研能力,也完全擔得起研究生這三個字,所以,他們在和陸成開起玩笑來,也是沒有任何的不好意思。
有時候,過分的尊重,那就是生疏了,沒別的。
相似相容。
要融合進到一個圈子,必然要有圈子裡的本事。
……
術前討論制度,是醫院裡常規的制度之一,不過只是大部分醫院,包括有些教學醫院,都在形式化。
都沒有特別認真地規範。
當然,這也是看教授的安排,教授的時間安排,是非常緊密的。
一般常規的手術,的確是沒有必要,但是,閔教授比較注重教學,所以每週四的小講課、教學查房和術前討論,是必須要成套的。
週五的手術,已經確定安排的有四臺。還有一臺暫未確定。
19床,右肩關節鏡檢查+肩袖縫合。
21床,左全膝關節置換術。
26床,右全髖關節置換術。
31床,左膝關節鏡檢+左膝關節盤狀半月板成形縫合術。
四個手術都是骨科四病區的常見手術,其實並沒有太多好談的。
五個下級醫生都到了後,閔教授就直接說。
“今天我們主要要討論的是監2床,明天是否要做左側的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這個病人是有些特殊,所以我也很想聽聽大家的意思。現在都可以暢所欲言啊。什麼話都可以擺到檯面上來講。”閔教授是個很乾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