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手術的學習,很難,特別是IV級手術。
這是隻有教授和資深的副教授才有資格學習的手術,就更顯得困難。
從手術的入路選擇開始,到軟組織的處理,再到假體的選擇。
之後的軟組織縫合方式,是否加用引流管,拔管時間、術前和術後的用藥,術後的康復鍛鍊,等等一系列問題,在現有的臨床上,都沒有絕對的標準,需要靠自身的體會和經驗。
也正是因為如此,可能系統才會把一個手術,分解得這麼清晰吧。
而且,入路選擇的經驗高,並不代表入路經驗就高,這需要基礎而紮實的解剖知識,手術的理念和實際的操作了。
這個暫時還不急,既然要學一個手術,那麼就要一步步來學。
學好了入路選擇及各自的優劣勢之後,接著就開始學入路過程中軟組織的處理方式、
坎貝爾啃完了,那就要啃文獻。
陸成再一次遨遊在了SCI庫裡。
中途,陸成還問林尤要了一個湘大的賬號,然後從圖書館進入各大資源庫,也可以免費的下載各種資源,不然像昨天那樣透過各種免費的網站來下站文獻的速度,太慢了。
社會科研人員,如果沒有掛靠單位,要學習就是有這麼難。
所以,掛靠一個單位,是特別重要的,因為每個高校,都幾乎購買了各大雜誌和資料庫的資源……
別看就只是手術中的一步,但是也是有非常多的文獻可以查詢到的。
從最開始的case,到回顧性分析,再到前瞻性研究,再到隨機對照試驗、meta甚至meta的meta。
陸成有些明白,或許,這就是我們所學的課本上,每一條知識的由來方式。
醫學,太過浩瀚。
而且因為物件是人,所以根本由不得半點馬虎,在沒有特別多的支援和實驗的基礎時,根本不可能直接用人來做實驗,所以,每一點點小的進步,都要慎之又慎。
直到真正被最廣大人員所承認的,那就是理論了,會寫在教材上。
……
又過了一夜。
陸成被鬧鐘鬧醒後,就趕緊起床,刷牙,快速地洗臉就趕去了科室。
可沒有教授會喜歡遲到的下級醫生,不管你這個醫生有多麼優秀。
陸成到的不算特別早,林遠和同高波兩人比陸成就先到科室,並且還在各自熟悉自己的病人。
林遠看到了陸成到來,立刻就客氣打招呼:“小成,來得挺早的啊。”
“遠哥,我對科室的系統還不是特別熟悉,做事又做得比較慢,就得多花些時間,而且遠哥比我還來得早一些。以後要跟著遠哥多多學習,遠哥不要嫌我才好。”陸成連忙回道。
“那肯定沒什麼問題,不懂的問題,都可以互相詢問學習的。”
“而且你要有什麼感興趣的,還可以直接向閔教授和雀光哥提出要求,他們會在週四的小講課上,主動地把你提出來的方向,進行個小授課。”
“這算是我們組的小福利。”林遠笑著道。
他沒嫉妒陸成的基礎好,知識和書就在那裡,誰都可以學,而且他也很明白自己和陸成比起來,優勢在哪裡。
多上了一年的臨床,看過的病人多,病情的涉及面,更加廣闊,而且跟著閔教授,也能學到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林遠今天的態度,比前天可親切了很多,陸成猜測林尤可能給林遠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