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尤的本意,自然是要在群裡面賣弄一番。
話說這些人都是他的前後年的朋友,但是這些人,早早地就帶起了研究生。
而他林尤,卻因為工作轉換的原因,灰溜溜地曾被人掃地出門,所以雖然早早地拿到了科研基金,但是因為新來湘大二醫院,所以級別不夠,所以一直沒有帶上研究生。
在群裡面,可沒少被別人發的帶學生的資訊,搞得心裡酸溜溜。
能不能帶研究生,是對一個人所作出的成績的肯定。
雖然林尤知道自己早晚可以帶,但也有時候心裡不是滋味兒。
他剛下總住院不久,本來今年也有名額,不過因為級別不夠,所以沒有人主動報考他,這乍然冒出來一個陸成,林尤當然要厚著臉皮地去爭一爭。
研究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肯定是科研的思維。
科研,如果從門外面看,當然是高大上。
但其實從門內看,其實不然。
所做的科研,就是對現有基礎知識的總結,然後再運用統計學、循證醫學、基礎實驗學等基礎知識,對新的研究問題進行綜合探討,然後提出好的方向。
再用體內和體外實驗,或是臨床實驗,對提出方向的驗證過程。
這種過程,並不是說你做的實驗越多,就越好,而是需要有一種嚴謹地科學思維和態度。
正好,陸成就有。
林尤檢測過了。
而且還有別人沒有的天賦。
就比如,陸成肉眼就能夠將他發給陸成的資料,看出區別來,這種天賦,叫資料處理天賦。
比如,陸成一個晚上的時間,就能夠寫出來一篇水平特別高的文章,這雖然得利於陸成強大的記憶能力,但是對資料的敏感提取和資料的處理能力,更是一種考驗。
而且在這篇文章過程中,林尤明顯可以看得到陸成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強,即便是他,也沒能夠從陸成的文章中找出要改的觀點論據、
有資料處理能力、能夠尋找到合適的方向、有較好的文書處理能力。
這可能就是科研的天賦了。
再加上強大的記憶能力,要是這個陸成從林尤的面前跑了,他會後悔很久,甚至這輩子都可能遇不到這樣的學生了。
雖然從閔教授的手裡搶研究生,有虎口奪食的風險。
但是,林尤自然也是經過了周密地考慮的。
陸成讀完了研究生,還要讀博吧?
他才剛帶研究生,帶博士至少要熬過五年左右,那麼兩年後,陸成畢業了,自然會送到有帶博士資格的閔教授那裡去。
而且林尤還可以說是幫著閔教授帶學生,博士的時候,也可以帶。
這樣一來,閔教授就不會有太多的想法了,他也知道,要比起帶研究生,自己可能還要比他更加合適。
正是有了這個理由打底,林尤才橫插一腳的。
林尤再看了看群裡面滾動地,一群人的酸溜溜的資訊,瞬間覺得神清氣爽。
之前因為工作調動原因造成地帶研究生晚些時候的鬱悶,瞬間一掃而空。
他自己就清楚一篇JAMA SURGERY的綜述,而且還是研究生寫出來的,代表著什麼水平。有這也的學生,不說抵上十個,七八個怎麼也有。
而且這還是開始,林尤決定,一定要把之前在群裡面受到的單方面的‘氣’全都一一回報出去。
下次陸成寫一篇文章,我喊他們幫我改一篇文章,看你們還敢嘚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