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昭禮只是試探一下,後續還有大招沒放呢,居然就把柳開整到蠻荒之地去了。
順理成章的,他成了次輔。
朝政上事務繁雜,楊延定即便精力再充沛,也顧不過來。
符昭禮看著楊延定忙碌的樣子,很是‘心疼’:“楊大人,今後地方上那些請安報祥瑞,與朝政無關的摺子,就由下官來代批吧。”
楊延定也的確需要人幫忙:“那就有勞符大人了。”
“能為楊大人分憂,是下官的榮幸,怎敢說有勞。”
符昭禮一如之前,將奏摺整理分類,方便楊延定批閱。
摺子送進宮中,柴宗訓也發現了奏摺批閱時筆跡的不同,不過另一種筆跡多是些無關緊要的事。
為了這些事浪費楊延定的時間也的確不太值得,柴宗訓並未深究。
符昭禮倒也的確聽話,但凡要做決定的事情,他絕不摻和,一定要等楊延定批閱。
朝政總算平靜了些,不過吐蕃那邊仍然牽動著柴宗訓的心。
自外圍解放後,因為隔著雪山冰川,始終無法進到吐蕃腹心處。
又因為鳩摩羅的封鎖,農舜和伍小波很難混進去。
看著他倆著著急的樣子,丹朱決定隻身前往腹心處宣傳革命,卻遭到農舜拒絕。
“丹朱王子,革命看似簡單,卻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吐蕃腹心處受鳩摩羅蠱惑更為嚴重,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是很難說服百姓的。”
“那怎麼辦?”丹朱說到:“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吐蕃子民繼續受苦而無動於衷吧。”
“其實我考慮過了,”一向點子頗多的伍小波說到:“其實我們在吐蕃生活這麼久,對於吐蕃習俗語言都已掌握得差不多,只要弄到一個吐蕃身份,就可以進入腹心處了。”
“可鳩摩羅嚴禁境內人口流動,”丹朱說到:“即便我們能進入,卻不能停留,有什麼用?”
“況且吐蕃大軍收縮境內,若無王師援助,百姓起義也會被鎮壓。”
雖然還未進入腹心處,但農舜伍小波已將吐蕃打聽得清清楚楚。
吐蕃號稱四十州,外圍近十州人口還要多一些,其腹心處也僅有聖城惹薩和少數幾個地方人煙密集,其他州縣因為地理環境太差,人煙非常稀少。
倘周師要進入其境內,從目前的祁連州到惹薩城,綿延兩千裡。
這兩千裡全是雪山冰川,少有人煙。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可能成為吐蕃軍埋伏周師補給線的地點。
這種滅國戰,兵器雖然很重要,但糧草後勤更重要。
一旦糧草斷絕,荒無人煙的吐蕃沒有就地補充的可能,周師必會大亂。
這也是魏咸信一直躊躇按兵不動的原因。
伍小波思慮一會:“師兄,你給寇大人去封信吧。”
農舜莫名其妙:“解放吐蕃,與寇大人有什麼關係?如今寇大人正為醫保司的事忙得不可開交,哪有時間與我們閒聊。”
伍小波說到:“這些時日我多有觀察,吐蕃人肺病比中原人要多,還有跌打損傷之類的。”
“醫保司不是有各種治療肺病的藥物嗎?讓寇大人給咱們拿一些,再多拿些大理白藥,咱們便以苦行僧身份進入吐蕃,沿途替百姓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