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定可以強勢,百官自然也不是好惹的。
因為太多官員告病告假,大朝時都沒幾個人。
況且官員不幹活,政務由誰處理?
對於柴宗訓這種甩手掌櫃來說,最怕的就是這個,他急忙將楊延定和慕容德豐召來。
“前日慕容兄所說,似乎有些道理。”
“將先前結餘存入銀行備不時之需,再給豪商做做工,似乎一輩子也就這麼過了。”
“但如此一來,社稷便失去活力,高徵稅的稅收也會減少很多。”
“皇上,”楊延定辯到:“此不過危言聳聽而已,中等之家放棄經營,但市面需求不會變少,即便豪商去經營,依照稅率,國庫將能得到更多的稅收。”
柴宗訓說到:“但目下朝中情勢,也需要解決啊,總不能讓朝政長期癱瘓吧。”
“皇上,”楊延定辯到:“一項國策推行,必然會有部分人利益受損,但只要利於大局,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可現在不利於大局啊。”柴宗訓說到:“如今百官告假,朝政無人處理,局勢自然十分不利了。”
“皇上,”慕容德豐接話到:“臣倒有個想法。”
“如楊大人所說,一項國策的推行,必然會有少部分人利益受損,且楊大人的初衷便是打擊豪商大賈。”
“既如此,為何不降低中等之家稅率,調高豪商大賈稅率用以補充?”
“年賺幾千兩,繳稅千兩的確對來年經營很有影響。”
“年賺一百萬元,即便繳稅八十萬,也有二十萬之多,並不影響來年經營。”
“既是劫富濟貧,何不進行到底?”
柴宗訓轉頭看著楊延定:“二郎怎麼看?”
“歸皇上,臣附議。”
“好,便照此劃定紅線,僱工超大規模者,便以八成徵稅,不足者降低稅率。”
這道聖旨一出來,群臣山呼萬歲,病假的馬上痊癒,致仕的覺得自己還能幹幾年,朝政很快恢復正常。
但有一個人卻出離憤怒了。
規模越大繳稅越多,最高甚至到了八成半,哪有這樣的國策?
聽說這稅率改變是慕容德豐提出的,趙德昭恨不能親自上門砍死他。
先前徵收一半的稅,對於趙德昭來說,真的無所謂,而且為了保證稅收,朝廷會有些優惠。
但突然增加到八成,實在是太過份了。
趙德昭憤怒,有人比他更著急。
這日剛回府,下人便來稟報:“老爺,駙馬都尉張永德之子張武率一干富商求見。”
“讓他們在前廳等著,我馬上就去。”
才見到趙德昭,張武便抱怨開了:“趙行長,當日我等都聽你的,一致同意這高徵稅。”
“可如今朝廷竟下了死手,要徵八成稅賦,這不是存心讓我等去死嗎。”
趙德昭淡淡一笑:“張兄,你家商行每年的盈利,至少有兩三百萬,就算刨去稅賦,也還有好幾十萬,可供你隨意揮霍啦。”
“可沒有這樣辦事的,”張武說到:“我那兩三百萬也不是大風颳來的,還不是我嘔心瀝血賺來的,憑什麼大半上繳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