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基礎,便可以支撐大周走向更遠的海洋,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但這與大周的思想核心不符,竇國光說到:“楊大人,遠洋的確可以開發,但四海諸夷終有醒悟的一天,倘諸夷均斷絕與大周貿易往來,你還如何支撐高徵稅?”
“數千年來,聖人一直教育我等,以王道教化四方,方能四海鹹服。”
“如今以科技局為首,爾等諸將為爪牙的一干奸臣,竟蠱惑聖上,以槍炮和銀錢開啟諸夷大門,倘有一日,諸夷聯合起來反對大周,爾等如之奈何?”
這時候柴宗訓要說一句了:“竇卿,今日只辯論高徵稅是否可行之事,餘事容後再議。”
“皇上,”竇國光不服氣:“似此等暗中奴役四夷之事不可取,如今我天朝上國,哪還有一絲宗主風範。”
“此事皆因貿易,因錢而起。如果搞什麼高徵稅,當朝的宰輔,卻也要被錢驅使,成為錢的奴隸。”
竇國光一下子說到了點子上,這也是為什麼趙德昭聯絡張武在內的各貴戚的原因。
高徵稅的確會讓趙德昭肉疼,但這個肉疼卻能換來商行永遠不倒。
原因很簡單,如果商行出了什麼意外,朝廷將會損失一大筆高徵稅的收入,屆時醫保,義務教育等民生必然受到影響。
所以為了穩定稅收,朝廷一定會給這些大商行託底。
只要有大週一天,商行便能好好的活一天。
至於楊延定,待高徵稅推行以後,只要略施小計,就能讓他下臺。
不光楊延定,以後大周的每一任首輔是否能穩坐文德殿偏殿,都得看他趙德昭臉色。
玩了這麼多年的錢,對於錢方面的事,趙德昭自然比楊延定看得更遠一些。
但楊延定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已顧不得許多:“天朝上國之事,皇上早已明旨不許提。竇大人此時提起,究竟是何意?”
“況諸夷本頑劣落後,若無大周援以銀行教育,此時仍在茹毛飲血。”
“如今在大周引領之下,諸夷百姓生活水準日益提高,無不感念皇上恩德。”
“竇大人此時卻說暗中奴役四夷,請問這奴役從何而來?”
“大周王師,從未入侵過四夷一寸土地。”
“大周商賈,出海貿易一向禮義為先,從不強買強賣。”
“莫非要將我大周物產拱手相送與四夷,才不算奴役?”
“狡辯,”竇國光說到:“你這是在利用科技的不對等,終有一日,四夷的技術跟上來,大周便會被群起而攻之。”
楊延定冷冷一笑:“竇大人想必久居朝中,很少去外面看看吧。”
“如果輕易便能買到的東西,為什麼要去自己做?”
“更何況大周的科技也不是白來的,是皇上以萬乘之軀親自試驗,國庫的不計其數銀子潑灑出來的,試問四夷有誰能做到?”
竇國光被嘲笑井底之蛙,心下惱怒,拿出了辯論的殺手鐧:“楊大人,即便四夷永不背離,但孩子不用管,看病不用愁,只須混個溫飽便可。”
“長此以往,所有人都變得懶惰,不再努力奮鬥,屆時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