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宋> 六一五 搖擺不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六一五 搖擺不定 (1 / 2)

“皇上,”竇國光說到:“臣不否認,朝中確有政商勾結斂財致富者。”

“此為律法之不完善,非商之過。”

“聖賢有云,不教而殺,謂之虐。”

“律法未導人向善,誠信經營,皇上便向商賈徵收重稅,此謂之不仁。”

柴宗訓比較討厭什麼仁不仁的,但現在想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的確有大用。

倘若人人都講禮義廉恥,沒有貪官,沒有政商勾結,所有人公平競爭,相對來說,社稷風氣將要好得多。

“皇上,”竇國光繼續說到:“向高盈利者高徵稅,於百姓來說,可理解為劫富濟貧。”

“雖短時間內能平衡矛盾,但長久來看,必會遏制社稷活力,況國內目前遠遠沒有達到楊大人所說貧富懸殊尖銳的時候。”

柴宗訓說到:“朕知道沒有到那個時候,但現在有這個苗頭便給他掐滅不好嗎?”

“真等到那個時候,船大難掉頭,就來不及啦。”

“回皇上,”竇國光分析到:“雖然高徵稅能解決貧富差距問題,讓老百姓沒有後顧之憂。”

“可皇上,人是有惰性的。”

“當人知道自己暴富無望,醫療無須操心,孩子教育交給朝廷,沒有後顧之憂,有很大可能便會放縱自己。”

“屆時人人只顧享樂,而那些被高徵稅者,負擔了社稷所有的福利,朝廷只能拼命維護他們,不許出現變故,而導致福利中斷。”

“而且醫保司建立之後,看病不要錢,不用顧及醫療費用,百姓只要有個頭疼腦熱,必然會去醫院。”

“這樣看上去很好,百姓的壽命會大大延長,但其實也是社稷的負擔。”

“皇上御極之初,社稷戰亂百年,得戶三百萬,後陸續收歸炎夏故土,共得戶九百萬,而如今我大周已得戶五千一百萬。”

“比之唐最盛之時的天寶年間,還要多出一千萬。”

“須知唐時是歷經高祖,太宗,高宗等六代經營,而我大周立國不過三十多年而已。”

“照此下去,人口仍將持續發展,高徵稅的收入,是否還能負擔所有百姓的福利?”

“臣知楊大人也是一片忠心,為了大周基業著想,然而高徵稅不過是飲鴆止渴,竭澤而漁,實不可取也。”

竇國光果然不愧為戶部尚書,對國內資料掌握精準,所以分析得更通透。

柴宗訓問到:“竇卿若覺得高徵稅不行,那該以各種方略抑制社稷財富不均呢?”

“回皇上,”竇國光說到:“首先須完善律法,杜絕政商勾結。”

“其次教民以仁,皇上以仁德教化四方,萬民必回報皇上以孝義。”

“再者,義務教育中須減少術數科目,增加經典科目,教授學生忠君愛國,仁孝禮儀。”

“倘天下皆切實以君為綱,以五倫為常,不再羨慕銅臭,則大周基業,必然萬古長青。”

立法是必須的,但要求人人仁義禮智信,這個不太現實,不可能做到。

柴宗訓思慮良久,方開口到:“竇卿家,關於平均社稷財富一事,朕委實不能當即決斷,你可敢與楊延定一辯?”

“皇上,”竇國光挺直胸膛:“臣有何不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