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那些豪商大賈來說,雖然高徵稅的確讓他收入減少,但社稷長治久安,他才能持續有高收入。”
“於普通百姓來說,日常看病,孩子教育是頭等大事,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他們才會真心實意忠於朝廷。”
“如此全國一心,可保社稷萬世基業。”
這似乎是個辦法,但柴宗訓總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他思慮一會:“此事牽涉過大,可先令呂蒙正多做正面宣傳,看看天下臣民反應如何,再做定奪。”
楊延定略有失望,因為這個想法在他心裡盤桓了很久,如今既然有機會去實現,他自然不肯失去這個機會。
“皇上,高徵稅當以雷霆手段,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推廣全國,倘有遷延,臣恐會生枝節。”
柴宗訓說到:“二郎,你也知豪商大賈多與朝中有牽連,可知高徵稅迅速推廣全國,你將要面對的是什麼?”
“回皇上,”楊延定語氣很堅定:“為了大周千秋基業,為了社稷長治久安,臣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柴宗訓搖頭:“任何一項國策,都不是從上至下,而是從下至上的,等等,先等等吧。”
“皇上…”楊延定還要爭,卻被慕容德豐拉住:“楊大人,此事皇上自有聖裁,我等切不可操之過急。”
“如今已是晚膳時分,皇上處理了一天政務,滴米未進,我等做臣子的其心何忍?不如暫且退下,有事明日再奏。”
楊延定雖然心中焦急,卻也不得不執禮到:“臣等告退。”
出了皇城,慕容德豐教育到:“二郎,我記得你一向足智多謀,辦事也比較圓滑。”
“為何此次突然如此激進,又如此操之過急?”
“郡公,”楊延定說到:“實不相瞞,下官在江南之時,就有了這高徵稅的想法。”
“但就像你所說,此法太過於激進,所以我不敢上奏朝廷。一來會失了機密,二來也不會有哪個宰輔會這麼做。”
“畢竟如今橫亙在大周的那些豪商大賈,哪個和朝中沒有關係?高徵稅就等於得罪整個朝廷。”
“天可憐見,我楊延定竟有機會為相,我自然要實現心中若想,為社稷千秋萬代打下基礎,也可博個青史留名。”
“所以你更不應操之過急,”慕容德豐說到:“畢竟稅法也好,徵稅也好,你不能親自去執行,還須所有官員配合。”
“倘得罪了所有官員,無人替你辦事,這高徵稅不成了一紙空文?”
這下楊延定更失望了:“照郡公此說,高徵稅就是個笑話?”
“不,”慕容德豐說到:“你只想著快些實現心中所想,造福百姓,未曾仔細留意聖訓。”
“皇上方才說,任何一項國策,都是自下而上的,不是自上而下的。”
“只要呂大人的宣傳司開足火力,將高徵稅國策說透,讓每個老百姓都能理解。”
“讓他們知道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從而自下往上接納高徵稅,此事不就成了嗎?”
慕容德豐笑到:“你口口聲聲聖訓,卻忘了聖訓中最重要的一條,百姓,只有百姓,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