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昭終於奪情起復,趙德芳官職低微,仍然留在府中丁憂。
影響朝局的大人物去世,朝中自然有一番變動。
正在此時,遼東傳來急報,扶桑入侵。
此次扶桑以雷霆萬鈞之勢先入侵高句麗,以至於高句麗皇帝王治戰死,兵馬大元帥王昭帶著幾個殘兵躲進國界山溝裡。
扶桑大軍本追擊王昭,但見遼東守備空虛,趁機大舉進攻。
待李繼隆組織兵力反擊,扶桑大軍竟然衝到了契丹境內。
這裡要補一句,耶律隆緒登基後,改遼國為契丹。
收到奏報,柴宗訓勃然大怒:“趙普和李繼隆在遼東做什麼?為何扶桑已佔領高句麗全境卻不回報?”
“扶桑軍既已入侵遼東,為何遼東軍反應如此緩慢,以至於讓扶桑攻入契丹?”
群臣都不敢做聲,趙德昭站出來說到:“皇上,趙普自入遼東,處處遭到掣肘,不過是個空殼子經略,面對敵情,恐怕也只能徒呼奈何。”
柴宗訓這才想起,其實事情與他也有一定關係。
原定任李繼隆為遼東經略,但因為李繼隆早年的劣跡,朝堂上始終通不過,這才換了符昭智,又換趙普。
只是沒想到李繼隆竟這般沒有眼光,坐視扶桑入侵高句麗,不援救,不奏報,實是令人失望。
“傳朕旨意,”柴宗訓怒到:“將李繼隆押解回汴梁治罪,即刻聯絡契丹朝廷,是否需要派兵援救。”
“皇上,”呂端趕緊說到:“如今既在遼東作戰,沒有誰比李繼隆更適合統兵。”
柴宗訓喝到:“如此失策,如何打勝仗?傳旨幽州楊業,整軍進入遼東。”
“皇上,”呂端又勸到:“李繼隆只是一時失察,如今遼東軍就在前線,援救契丹更為近便。”
“倘臨陣換將,必至軍心大亂,何不降旨令李繼隆戴罪立功?”
這麼勸了幾句,柴宗訓也冷靜下來,李繼隆在遼東這麼多年,深受楊延平信任,當不是不堪之輩。
思慮一會,柴宗訓說到:“傳旨,李繼隆失察,致國土遭敵入侵,甚至連累鄰邦,本該陣前斬首,念其堅守遼東多年,準其戴罪立功。”
“命其速與契丹朝廷聯絡,務必全殲入寇敵軍,逃掉一人,罪加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