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宋> 一七三 解除後顧之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七三 解除後顧之憂 (1 / 2)

江州順流直下,是池州、銅陵、蕪州等地,這些地方都已被曹彬派兵佔領。

李景達的意思是不管這些,只管順江而下,先解江寧之圍再說。不然要是江寧被攻破,宗社被毀便等於亡國,這幾城幾地等於白給。

但朱令贇卻有不同看法:“王爺,若是這些城內的周師在背後追擊,我軍便等於兩面受敵,屆時不僅不能解江寧之困,恐怕還有全軍覆沒之虞。”

李景達說到:“周師此次出征,並未帶水師,他如何追擊?”

“正因如此,才更該先拿下此三座城池。”朱令贇反駁到:“但據末將所知,周師雖未帶水師,但城內王師均已投降,由此周師便有了水師。但這些投降的均是我唐人,倘末將前往一戰,這些降軍必會反戈一擊,屆時不僅擊垮周師,我軍聲威將會更加壯大。”

朱令贇的一眾副將跟著附和:“請王爺允許我等先解決後顧之憂,再去擊毀採石磯浮橋。”

所謂的解決後顧之憂,乃是因朱令贇的私心。

江寧被圍已經數日,若朱令贇前去救援之時周師恰好破了城,等於南唐社稷已亡。此時他拆毀浮橋,不是等於得罪中原朝廷麼?

設若江寧城防堅固,能守得住,此時也並非他出擊的好時機。一定要等到城池將破未破之時,他再神兵天降,如此方更顯他的功勞。

反正不管這天下姓郭還是姓李,只要擁兵,便少不了他朱令贇的一席之地。

“好,好,”李景達深吸一口氣:“那便請各位統領勿要拖延,速速拿下這三座城池。”

李景達哪能看不透朱令贇的心思,所以他才不敢讓李景遂前來。只是眼下各軍只聽朱令贇的,根本不理會他這個王爺,求著人辦事,自然要有求人的態度。

朱令贇倒也並不忽悠李景達,真的派人去攻池州。

守池州的本是周軍偏師,朱令贇勢大,只好向南暫避其鋒銳。這也算他拿下一座城池,可記一功。

往下的銅陵、蕪州也是一樣,守城周師紛紛往南轉移,三座城池盡入朱令贇手中。下一個目標,採石磯周師浮橋。

對柴宗訓來說,真心感謝朱令贇的拖延。

原本朱令贇在他前面出發,順江而下,他是遠遠趕不上的。可巧朱令贇一定要將三座城池拿下再說,柴宗訓便渡江從淮南急行軍,終於在他前面趕到了採石磯浮橋。

看到浮橋,柴宗訓才感到古人智慧之偉大,江面寬闊,流水湍急,站在浮橋上卻如履平地。老祖宗的好多東西,演變到後世不是變樣就是失傳。更因野豬皮的固步自封,導致科技落後被捱打。

因朱令贇攻下三座城池後封鎖訊息,此時守衛浮橋以及運送糧草的周師根本不知道朱令贇要來攻。

得知聖駕親臨,樊若水帶著兵士和工匠們去見駕。

“臣(草民)等恭請皇上聖安。”

“平身,”柴宗訓說到:“你便是造浮橋的樊若水?此次王師渡江,你可稱頭功,待收歸南唐,朕便為你議功。”

“臣謝主隆恩,”樊若水執禮到:“皇上,此次造浮橋,臣不過略盡綿力,真正造出浮橋,還是靠王師配合和工匠用命。”

柴宗訓欣喜到:“居功卻不自傲,朕喜歡,朕聽說你平日裡多喜歡研究水上的巧技,朕正打算組建巧技局,屆時回到汴梁,你可與何卿一同主持。”

樊若水問到:“可是造出火炮的何大人?”

“正是,”柴宗訓說到:“屆時你與何卿一研究火炮,一研究造船,壯大我大周水師,征服四海。”

樊若水說到:“臣求之不得。”

“好,好,”柴宗訓滿意的點頭:“只是你得先助朕度過目前的難關,江州守將朱令贇傾巢而出,率十五萬大軍順江而下,正是要摧毀浮橋,目下王師加上守橋軍士,不到三萬人,如何退敵?”

樊若水略一思索,開口到:“回皇上,此事倒也不難,只需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便可。”

柴宗訓側頭聽到他的計策,拍掌到:“好,好,便依此計行事,若能退敵,朕再為你記一大功。”

卻說朱令贇收復三城之後,駕著巨型戰艦,懸著帥旗,威風凜凜,星夜趕至採石磯上游。此段江面北岸是淮南與廣陵交界地,屬於中原地盤,他自是不敢停泊,只將戰艦密集停在南岸。

李景達卻不讓他停留,只催他出戰:“朱使相,江寧已是萬分危急,目下駐守浮橋周師不到萬人,何不攜收復三城之威,一鼓作氣將周師盡滅,解江寧之急?”

朱令贇卻推脫到:“王爺,將士們短日內接連三戰,已是疲憊不堪,周師卻以逸待勞。行軍打仗豈能以疲師上陣?”

李景達都不好意思說他這三仗,三座城池都只有周師數千人,且城內根基並不穩,朱令贇大軍才上岸,周師便急往南撤,根本就沒怎麼交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