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三章朕就是昏君
秦良玉望著狼吞虎嚥的子弟們,心中感慨萬千。
早在萬曆二十七年的時候,時年剛剛二十六歲的她,就與丈夫馬千乘率軍鎮壓楊應龍之亂,哪怕後來,她丈夫被誣告,含冤而死。
她對朝廷的的忠誠,卻絲毫不減。
天啟元年九年,奢崇明在重慶造反,朝廷命其率軍鎮壓,歷時兩年多秦良玉終於平定了奢崇明之亂。
崇禎二年,後金入關,隨後秦良玉親自率領數千石柱子弟們北上勤王。
崇禎四年,鎮壓河南叛軍。
崇禎七年,與張獻忠在重慶大戰。
她承受過數千石柱子弟在渾河畔與戚家軍一起全軍覆滅的痛苦,更遭受過丈夫被冤殺的悲愴,但她都挺過來了,那麼多子侄戰死沙場,對大明忠心耿耿的丈夫冤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之下,她依然對大明忠心耿耿,哪怕已經白髮蒼蒼了,依然領著石柱子弟兵在大明的千山萬水之間浴血奮戰,從無怨言。
她戰功顯赫,品行高潔,她的部隊紀律嚴明,雖然做不到餓死不搶糧,凍死不拆屋,但也從來沒有搶掠過老百姓,以至於她的政敵就算想找藉口攻擊她都無處下手。
就連心性多疑、刻薄寡恩的崇禎,對這位女將軍也十分敬重,多次封賞,極盡尊榮。
她曾想過捨身報效崇禎皇帝的恩,事實上,在對她的恩,遠小於刻薄。
哪怕崇禎三年抵達京城,因為全旭的出現,她並沒有像歷史上一樣,參加收復永平的戰役,所以,這支軍隊非但沒有像歷史上受到重視,就連犒賞軍隊的糧食,也是陳年雜糧,別說酒肉,就連鹹菜裡都有蟲子。
身邊的侄子秦翼明拿著饅頭,擦著盤子上的油湯,一點都不捨得浪費。
一名負責招待他們的一行的全家軍少校軍需官看到這一幕,隨即擺擺手:“按照六百人的定量,再準備飯菜!”
現在的大明皇家陸軍,對於糧食的消耗,已經遠遠低於數年之年,軍隊後勤部門對於每個士兵的糧食補給從最初的每個月八十斤糧食,一步一步縮減,直到現在已經縮減到了三十六斤,每天僅僅一兩多點。
畢竟,部隊的伙食好,油水多,普通士兵可以透過菜餚和肉食補充所需要的能量,大米飯和白麵饅頭已經不是將士們最喜歡的食物了。所以,按照皇家陸軍的定量,所做出來的主食似乎有些不夠了。
成車成車的冒著熱氣的饅頭、軟糯糯的米飯,以及奶茶、送到營中,就連秦翼明也有些奇怪:“不是剛剛吃過飯嗎?”
“是卑職考慮不周,怠慢了石柱兄弟們!”
經過少校的解釋,秦翼明這才知道鬧了一個烏龍。
秦良玉習慣性了粗茶淡飯,對於這樣大魚大肉反而有些不習慣:“太破費了!”
“秦老將軍明鑑,這真不是破費!”
少校笑著解釋道:“這只不過是皇家陸軍三級戰備餐!”
當然,三級戰備餐其實是最豐盛的,也就意味著戰鬥還不夠緊張和激烈,將士們完成可以像平時演習一樣,按部就班的吃飯。
像二級戰備和一級戰備餐,則是半冷半熱,以午餐肉、自熱食品為主。
等著少校將最後一批奶茶、青茶、乾果和零食送到軍營,就向秦良玉告辭。
馬祥麟翻看著一袋用厚牛紙包裝的乾果,這裡面的乾果分別是核桃、葡萄乾、開心果乾、紅薯乾等等,這種烘乾的乾果,口感非常不錯,對了每個人還擁有一包大約十幾顆水果糧,十幾顆的奶糖。
馬祥麟有些難以置信的道:“他們也……太奢侈了吧?”
秦翼明嘆了口氣道:“當年我在河南的時候,有幸與全家軍的袁宗第打過交道,他們的裝備,讓更讓人嫉妒!”
“嫉妒嗎?”
馬祥麟有些不解的道:“他們的著甲率不高啊?”
“少將軍有所不知,全家軍已經淘汰了鎧甲!”
秦翼明指著營外執勤的皇家陸軍哨兵道:“他們手中的槍,可以打一千步遠,所以,他們已經用不著穿鎧甲了,因為,沒有人可以衝到他們跟前!”
馬祥麟還想反駁。
秦良玉緩緩睜開眼睛:“全家軍裝備之良,天下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