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前進路線時,一張卷軸地圖緩緩鋪開。
而那熟悉的風格,卻讓張恆忍不住驚撥出聲。
“這不是《哥彈》的地圖風格嗎?”
見此幕,張恆直播間內的彈幕也連番飛舞。
“我湊?久違的肉鴿?距離頭號玩家上一款肉鴿《哥彈》,這都快過去三年了吧?”
“別啊,肉鴿我最近真玩吐了。你釋出會就給我看這個啊……”
“而且看這意思是……卡牌肉鴿?”
“不是,卡牌遊戲還能做肉鴿?這怎麼玩?”
“我也是頭號玩家十年老粉了,但我還是在想,這型別……能好玩嗎?我根本想象不到卡牌怎麼跟肉鴿結合啊……”
不只是彈幕質疑聲重重。
張恆也在心中思索了起來。
藍星上的卡牌遊戲,都是固定的集換式卡牌。
一套牌組的牌是完全固定的,想組合什麼卡牌,由玩家自己說了算。
玩家們的主要玩法,集中在彼此手牌之間的互相拆解。
而肉鴿玩法,則強調的是隨機性。
也就是說,這兩者相結合的話。
玩家抽到的卡是不確定的,卡的強度也不確定,到底會抽到什麼,我事先無法得知。
這樣不就會出現很嚴重的運氣成分嗎?
萬一鬼抽導致暴斃,這帶來的挫敗感會非常強吧。
“大家先別質疑,CG有點短,先看看等會有沒有實機演示吧,我還是比較相信頭號玩家,也比較相信刻寶的。”心中想歸想,不過張恆還是對頭號玩家一直以來的‘只要出就必是精品’十分認同。
就在他話音落下沒多久後。
果不其然,大熒幕上很快就呈現出了實機展示過程。
由於卡牌對戰遊戲的核心賣點在遊戲本身,因此CG無法很好的展示遊戲亮點。
頭號玩家也很聰明,選擇了揚長避短,減少宣傳片的CG,直接上了一段兩個不同職業的戰鬥剪輯片段。
畫面中,戰士的職業卡組為紅色卡面為主,搭配一些白色通用卡為輔。
每回合開局抽5張牌,當回合內打出的牌,或無法打完的牌,都會全部丟入棄牌區,下回合再從抽牌堆內抽5張新卡。
直至抽牌堆告罄,所有棄牌區會重新洗牌塞進抽牌區,如此進行一個新的迴圈。
而每回合開始,玩家都有3點可分配的能量點。
幾乎絕大部分的卡牌耗費,都在0~3點這個區間徘徊,玩家可以自行決定要怎麼搭配出牌。
“這個設定我還挺喜歡的。將費用上限降低,則能減少玩家的計算時間。有些卡牌遊戲動輒十幾費,甚至20費30費,每回合可搭配的組合太多了,算的我腦殼疼。”張恆隨著實機展示片段,丟擲自己的觀點。
也瞬間引發了一部分彈幕的附和。
“確實,當我看到3點能量上限的時候,我就已經眼前一亮了。”
“能用最簡單的方法獲得遊戲樂趣,永遠都是玩家的畢生追求。太硬核的我反而玩不動。”
隨著實機展示的推進,更多內容玩法被曝光出來。
遊戲中,每戰勝一次敵人,都可以獲得一次‘新增新卡牌’的結算獎勵。
獎勵是三張牌選擇其一,收納作為自己的套牌構築。
而除此之外,還有遺物跟藥水兩個設定。
遺物能夠改變一些底層邏輯上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