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用的方法對於現代各種花樣百出的騙氪遊戲來說,已經不算稀奇。
但在那個年代,整個遊戲行業都在以‘做更好玩的遊戲’、‘賣出更多的掌機’為目標的時候。
SE卻率先從圈子裡跳出來,以販賣‘dlc’的形式開啟了一波大收割。
當然,此dlc非彼dlc.
掌機額外做的介面,可以插入另外一個小型卡帶。
該卡帶與《電子寵物》本體卡帶共同插入掌機的時候。
會為《電子寵物》增添更多種的互動方式。
但是呢。
這個卡帶,不直接賣。
需要玩家去線下的pachinko店內打彈珠。
要收集到一定數量的小鋼珠,才能兌換一份‘DLC’卡帶。
根據後來的資料統計,一份《電子寵物》的額外卡帶,想要獲取的平均花費大約在10萬日元左右。
這筆錢如果換算成80年代的華國,大約是1000塊錢上下。
這是什麼概念?
那會的豬肉,一斤的價格大概是一塊多。
1000塊錢幾乎可以買到兩三頭豬!
當然,10萬日元在霓虹本土肯定沒有如此之高的購買力,但也絕對不算是一筆小數目了。
那會的初代掌機價格通常也就在5K~1.5w日元區間浮動。
也就是說,玩家平均獲取額外卡帶需要付出的錢,能買十幾臺掌機了。
你如果一上來就標這個價格,然後賣給玩家,玩家肯定要破口大罵。
可pachinko是什麼東西?
說白了,就是各式花裡胡哨的老虎機。
這玩意是有極低的機率,以小博大的。
因此,即便存在20萬日元都打水漂的玩家。
但也存在一發入魂的玩家。
‘我昨天打pachinko一次就成功兌換了《電子寵物》DLC’的話題。
是比‘我花了幾萬日元毛都沒有’要更能引起人關注的。
大家更想當歐皇而不是黴筆。
所以,大家往往會忽略其背後漫天要價的不合理性,從而將目光聚焦於倖存者偏差中的小部分歐皇。
萬一我出了呢?
萬一我也一發入魂呢?
而當卡帶被賦予了這種賭博性質之後。
一群群的電子賭狗也開始應運而生。
更何況,卡帶玩意作為實體,是可置換商品,也就有了交易市場。
我剛抽出來新鮮的卡帶,你也別去賭了,你賭可能十萬都出不來,哥們直接賣伱三五萬的,豈不美哉?
至此,一套完整的利益鏈被構築。
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