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的舉辦地點選擇在了能夠容納8000餘人的露天式環形體育場館。
隨著百強韓服玩家搭乘飛機浩浩蕩蕩殺入國內。
國內角逐出的百強也匯聚江林。
一時之間,各路高手風起雲湧。
外界也將目光紛紛聚焦於此。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無數線上的水友也好,特意趕來線下圍觀的觀眾也罷。
都是來看個熱鬧,看個精彩的。
但真正的同行或其他行業的資本,觀望的卻是比賽之外的東西。
比如說規模、受眾、能規範化到什麼程度、賽事的節奏怎麼把控、賽後對遊戲本身能帶來多大的回饋、以及還有多少潛力可以挖掘。
這些都是資本關注的重點。
畢竟作為史無前例的第一次,很多大廠捫心自問,都沒有信心可以處理好。
甚至還有一部分廠商認為,頭號玩家恐怕也會在這次比賽過程中弄的手忙腳亂,說不定還會一團亂遭,搞砸這個看起來前景還不錯的‘體育賽事’
無數人的期盼也好,質疑也罷。
《永劫》大賽終於隨著時間的步伐,在江林打響!
在賽程方面,刻晉安排的時長為期半個月。
隔壁奧運賽事的總共時長也就零散一個月上下,而且還囊括了上百種體育競賽。
自家單一遊戲的時長拉的太長,難免會讓觀眾心生疲憊。
繁多的賽程也會讓參賽選手的狀態下滑,從而難以爆發出真正的實力,讓比賽的觀賞性下降。
15天的時間。
前四日,中韓200名選手單排混戰。
一改每局60人的基礎對局,更改成50人一局,並上調20%的高階物資爆率。
這樣的好處在於,前期選手們能瓜分的資源點更多。
不至於出現一把白劍從頭苟到尾的情況。
200人隨機打散分為ABCD四組,共進行四場比賽,為一個大輪。
並且每個大輪結束後,都會重新隨機打散分組。
即,這輪被分在A組的選手,下論會出現在B、C、D任意一個組別。
此舉為把選手們的實力搖勻。
四天時間共計打滿12輪,48場比賽。
每天三輪,12場。
全天流程大約持續5~6個小時。
直至第四日結束,決出前百強進入半決賽。
然後5~8日,單排參賽選手休息,進入三排賽事的交鋒區。
三排與單排除人數稍有差異,中韓戰隊共計192人,雙方各96人,組出32+32(中韓各32)支戰隊進行逐鹿。
賽制方面與單排相同,同樣是四天的比賽週期。
四天內決出前96名。
即可順利晉級半決賽。
第九天第十天,單排前百強開始進行24場對局,取其中積分最高的50人進入決賽。
11~12日,三排同理,32支隊伍角逐,從積分榜選取16支隊伍進入決賽,共計48人。
第13日休息一天,便開始最終的決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