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別說傻話了,你還要繼續上學,考高中,考大學呢!”
老海就差頓足捶胸了。
小海搖頭:“爸,本來我也想考大學的,所以我才如此低聲下氣的求那家人。但現在我知道了,我那是奢望。所以我不讀書了,我要開始掙錢!”
他在“掙錢”兩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看看。
這狗日的《窮與富》節目,居然把一個刻苦努力的好學生,給弄得厭學了?
溫紹年之前一直沒開口。
此時也嘆氣道:“小海,你還沒有成年,你現在最大的任務就是學習,掙錢什麼的,不是你現在應該考慮的事情。”
我也開口了:“是啊小海,你父母那麼辛苦地供你上學,就是希望你能好好學習,有一個好的前途。他們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但是和你學習有關的事情,沒有不捨得的。就說那個復讀機,你知道麼?你爸爸在工地上,連5塊錢一份的肉菜都捨不得打,就是想給你買學習用品,給你攢上大學的學費,你現在說你不上學了,你覺得合適麼?”
小海看著我們。
小小的年紀。
目光中都是憂鬱。
都是心事。
還有不平、憋屈、憤世嫉俗。
“學習?說的輕鬆!怎麼學!我已經夠努力了,我想我是一定能考上縣裡面的重點高中。但那又怎麼樣?我之前都打聽過了,我們縣最好的高中,每年能考上本科的,不過才幾十個人,能考上重點大學的,不過才幾個人!是他們不努力嗎?是他們笨麼?不是啊,是縣裡就是那個條件,年紀越高,與大城市的差距就越是明顯!在我拿到一個復讀機還當成寶貝一樣的時候,城裡的學生可以上國際學校!可以找外教!或者足不出戶,可以在家上網課了!我到了城裡,才知道原來還有網課這東西。才知道城裡的孩子早就不用磁帶了,他們拿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練習聽力了。城裡的學校在假期還可以組織學生到國外去交流,去學習,去設身處地感受那些地方的風土人情,而我們這些在鄉下的學生有什麼?什麼都沒有!只能死學!傻學!只能沒日沒夜的學!除了這些,我們什麼都沒有!我們甚至想買一本題庫稍微新一點的輔導書都買不到!還是幾年前那老掉牙的東西!我在城裡讀的那個學校是初中、高中都有的。你知道里面有什麼人麼?那裡的數學老師,有的就是高考命題組的!他雖然不會漏題,但是他比誰都清楚高考的出題方向!他給你講一堂課,頂得上鄉下的老師講100堂課!當時教我的那個老師說了,以我的成績,如果可以來城裡上學,我上個清華復旦沒有問題,但我要是還回到老家,讀縣裡的學校,我就只能上個二本了!因為我現在只是上初中,在鄉下的初中數一數二,到了縣裡的高中,我就很難再數一數二了。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我這麼努力,我這麼有天賦,結果就因為我沒有在城裡上學,就只能庸庸碌碌一輩子!”
小海把“我不甘心啊”接連說了三次。
一次比一次悲憤。
一次比一次聲嘶力竭。
如同杜鵑啼血。
他的眼睛裡噙滿了淚水。
“所以……我真的很想留在城裡,我之前真的以為陶叔他們是好人,他們會幫我的……我知道我們非親非故,他們沒有義務收留我,但之前他們真的說的很好聽,讓我信以為真了……”
小海低下了頭。
聲音變得很低。
然後他又抬起了頭:“但現在,我明白了,明白了沒有人會真的看得我我,所以我不靠他們了,我要靠我自己,我要掙大錢,我要出人頭地,我不要再被人看不起!所以最好是能在城裡上學,如果不能留在城裡,那我就不上學了,我可以去打工的,打黑工也行。”
“孩子,就是在老家,上個二本也行啊?也是比我們這些沒文化的強啊,別鬧了,跟爹回去上學吧。”老海的語氣,充滿了哀求。
“爸,沒用的,上大學沒什麼用的。在來城裡之前,我也是覺得哪怕是辛苦一點,累一點,天天為了上學走那麼遠的山路都是值得的,因為只要能考上大學就好了,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上了大學就有前途了,畢業了就有好工作了,就可以擺脫挨窮的命運了。可是在城裡的見聞,我已經明白了,我之前想的太天真了。上大學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和家庭背景相比,真的一點都不重要。”
說到這裡,小海稚嫩的臉上,充滿了嘲諷。
“就像是那個小帥,他什麼都不會,他不學無術,他連英文字母都記不全,但因為家裡面有錢,所以他還可以出國留學呢。這就是現實,城裡的很多孩子,就算是不進好學校,也可以靠著家裡面的關係,有好工作。哪怕就是不工作,但家裡面有錢,照樣可以吃喝玩樂、養尊處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