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耀邦在殺人後,根本沒有透過大門離開,而是轉頭跑進了方玉林的臥室,透過臥室的窗戶,爬牆翻進了樓上的房間。
畢竟跟警察推理的那樣,馬耀邦刺死了方玉林,動脈裡碰出來的血濺了他一身,他這個樣子出去的話,無異於自投羅網。
所以他躲了起來,躲在了一個大家一開始都想不到的地方,所以警方在附近排查的時候沒有找到可疑人的存在。
等到了半夜,調查的警力都撤去,他就可以找機會從五樓再溜出來跑路。
不過,就像他們之前推理的那樣,方玉林的樓上住戶曾經安裝了防盜門,沒有鑰匙的情況下,在裡面根本打不開這扇門,暴力拆門又勢必會引起別人注意,違背了最初的想法。
所以馬耀邦只能再透過翻窗爬牆的方式,爬到隔壁去,從隔壁想辦法出來。
也得虧這老小子身手還算敏健,且這種老樓窗戶之間的距離很近,窗戶的防盜措施也都不怎麼樣,才能讓他把這條“路”給走通。
不過,在他剛剛順利逃出來,不知道是他本人想到了這一點,還是俞海同想到報紙這一點提醒了他,讓他又重新返回方玉林家裡,把報紙取出來放回郵箱。
如果不是那天莊佑傑正好站在郵箱附近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從而較真下去,也許真就被他們的計劃給騙了過去。
帶走報紙,是為了證明,方玉林一早上都沒有出過門,在六點之前,他就已經死了。
也許俞海同他們本來的計劃,是為了撇清自己的關係,將方玉林的死嫁禍給一個不存在的入室兇手。
不過後面,因為報紙的事情被莊佑傑帶到了警方面前,案件被一直追查下去,俞海同擔心這樣一來遲早會查到馬耀邦的頭上,所以咬牙幫他去頂罪。
莊佑傑感覺俞海同不應該是這種拎不清的人,但為人父母,在遇到跟孩子相關的事情上,感情會壓倒理智也不是不可能。
從小楊的講述中能看出來,俞海同對於馬耀邦,好像一直處於一種補償的狀態,覺得自己虧待了他,所以即使他幹出多過分的事情,也沒有放棄過他。
唉,這其中的感情,確實很難說清,俞海同應該特別恨村領導,特別討厭當年在村子裡的生活。
但馬耀邦確實也是她的親生孩子,不管她樂意不樂意,他們之間的血緣都割不掉,母親對孩子那種憐愛的本能也割不掉。
眼見所有的計劃幾乎都被莊佑傑給說中,馬耀邦的臉色從紅到紫,是越來越難看。
不過,看著他的樣子,莊佑傑倒是逐漸輕鬆起來。
似乎是感覺到塵埃落定的時刻將要到來,莊佑傑提著好長時間的一口氣總算可以鬆下來了。
他長出了一口氣,讓莊重給自己重新倒上一杯茶平復心情。
但馬耀邦可看不得他這副輕鬆下來的樣子,他緊咬著後槽牙,表情越來越可怖,
“你想怎麼樣?我娘已經給我頂罪了,你就算是猜到了真相,又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