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家這個魯姓,其實不是家傳的。
魯家在搬來杭城之前,根本就不姓魯。
為了表示跟過去的訣別,也可能是因為當時時局動亂,為了保護一大家人的安全,原來的姓氏竟然沒有傳下去。
到了魯少爺祖父那一代的時候,其實已經不知道自己本家是哪裡了。
他們祖上在幾百年前是南明魯王的貼身隨從,當年魯王被清廷追殺,為保命全家分散,他們一家帶著魯王世子一路隱姓埋名,逃到杭城安家立業。
這一座顯得跟整個杭城格格不入的大宅子,據說是仿照當年魯王的王府所建。
世子當年為了能謀劃反攻大計,在地面上仿建當年王府結構的同時,也在地下復刻了王府用來密謀的地下宮殿。
畢竟是逃亡而來,且還在人家的追殺名單上,百年前的世子行事自然是謹慎再謹慎。
在修建府宅的時候,還尋找了能工巧匠,設計了宅子內一些特定位置能非常輕易的聽到附近一些院子的聲音。
此舉,當時應該是用來防止有不懷好意之人偷偷潛入,或者在賊人攻入的第一時間收到訊息,掩護世子撤離。
這是一種難以想象的神奇古法,如今估計技術已經失傳。
可惜的是,許是世子的防衛措施做得太過到位,往後的日子,直到他離世,清廷也沒有再發現他們的存在。
當然,世子的後人也意識到這天下對於他們家來說已經大勢已去,再無重振的可能,便放棄了密謀的想法,漸漸地融入進了人群之中。
而當年修建的地宮,也不能就這麼閒著,雖然設計是用不上了,但空間不能浪費吶。
據說當年世子出逃的時候,王府大部分的金銀財寶都帶在他這一隊人身上。
這些東西特色性都太強,在當年清廷的統治下根本不能拿出來見人,就被世子後人統統堆放在了地宮之中。
世子後人,姑且稱他為小世子。
小世子遺傳了他們家先輩的個性,在動盪之中養成了相當敏感多疑的性格。
他清楚,這些財寶赤裸裸的擺著,早晚會生出事端,所以把所有的財物秘密藏在了地宮的某一處。
知道他藏寶位置的,只有他本人跟一位非常親近的心腹忠僕。
後來小世子生了病,命不久矣,害怕他死了之後,家中其他人會抵不住誘惑把財寶取出來,所以愣是憋著沒有告訴任何人財寶的藏匿位置。
他身死後,忠心的僕人也什麼都沒說,拔刀自盡,以身殉主。
從此,魯王財寶在哪裡就成了一個謎。
後人們都知道,財寶埋在宅子的地下,但宅子實在是太大了,找起來可是個大工程。
要是在找的過程中驚動了旁人,再被人家當時的朝廷拉出去統統砍了,其不得不償失,白白浪費先輩拼了命的逃出來。
所有此後,世子後人一直沒有動過地下財寶的主意,為了一大家子能生存下去,甚至慢慢走上了經商的道路。
明代抑商,所以商人的地位並不高,但=到了明末的時期,商人已經在時代的必然發展影響下崛起。
世子後人身為明代皇族後裔,雖然一開始也可能覺得經商十分掉面子,但後來大環境改變,就也沒覺得有什麼了。
畢竟天大地大活著最大,面子可不能支撐著這破落飄搖的家族生存下去。
在多年的發展中,世子後人跟隨從後人逐漸結合成了一家人,也就是後來的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