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來,在認識梁垣雀之前的人生裡,他從來沒有在鄉下吃過東西,更沒有住過。
認識了梁垣雀,不僅僅是體驗過偵探怎麼辦案,而且還有了各種之前甚至都沒想象過的經歷。
每當有這種感覺的時候,莊佑傑就很慶幸,當初在柳城警局門前,鼓起勇氣攔住了他。
要不然,他的人生就要少上這麼濃墨重彩的一筆。
梁垣雀處理完了莊少爺,就回去就這淡茶水繼續吃東西,莊佑傑感覺了一下自己還不是很飽,就也坐回了桌子前。
“這次可小心一點兒,要是卡得深了,我只能劃開喉嚨給你取。”
梁垣雀叮囑他,就是這個言辭吧,屬實有點會嚇哭小孩。
莊佑傑感覺自己的喉頭一涼。
梁垣雀正嚼著東西,突然被自己的話給提醒到了。
劃開,取出。
他的腦海裡浮現出了被開膛破肚的二太爺。
兇手把他弄成這樣,也許是有實質作用呢?
梁垣雀丟下吃了一半的餅,再次拿出那枚錫扣來。
其他屍體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他的思維,讓他覺得兇手對屍體做出的行為,是出自表示復仇和一定警示作用。
但如果只是為了表達一個意思,二太爺被發現的時候,屍體已經腸穿肚爛,幹嘛還費勁巴拉的把他刨出來再來一次?
兇手是要從他的胃裡找東西,而這個東西肯定不能是很多年前被吞下的腳趾。
很大的可能,就是這枚錫扣。
畢竟這麼貴重的扣子,有心人要查,是可以查到來源的,或者說乾脆就是有人見了這枚釦子,就能知道兇手是誰。
二太爺應該是在爭執打鬥過程中,咬下了這枚釦子,讓兇手誤以為他吞了下去。
雖然玉鎮這邊沒有解刨屍體的流程,但為了規避風險,兇手還是選擇了把釦子找回來。
他把二太爺的肚腹拋開,但血乎淋啦的一團團內臟湧出,找這麼小的東西難如登天。
兇手應該不能在現場待太久,匆匆尋找一番無果後,就暫時離開了。
後來二太爺下葬,他就又回去找了一番。
在其中還有一個慣性思維的誤區就是,當初小林子只說了老太爺是被嚴密換班守靈的,這不代表二太爺也是。
從他用的棺材質量比自己老哥哥差很多就能看出來,他老人家在林家也沒多高的地位。
也許是在停靈的時候,他的屍體就已經被做過手腳了。
但可惜兇手兩次下手,都沒能找到自己要的東西。
因為這枚小小的扣子,根本就沒有被二太爺吞下去,而是在爭鬥中又吐了出來,被泥土掩蓋住。
梁垣雀把錫扣緊緊地攥了起來,要照這麼想的話,兇手如此緊張這個東西,看來它能很直接的證明兇手的身份。
它在梁垣雀眼中已經看不出其他,但把他拿回林家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