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修為境界,據《流雲仙志》記載,就人族而言,共分為五個大境界,分別是:煉氣期、築基期、結丹期、元嬰期、化神期。
每個大境界共有十層,根據靈氣修煉的進度和特性,又分為前期、中期、後期和大圓滿四個小境界。
一、二、三層屬於前期,四、五、六層屬於中期,七、八、九層屬於後期,十層屬於大圓滿。
一般說來,大境界和小境界之間的晉升都需要有一定感悟去打破境界之間的壁壘,只是多與少、難與易的問題。
如煉氣初期想要進入煉氣中期,即煉氣三層進入煉氣四層,必須打破兩者之間天然存在的壁壘,才能晉升,與煉氣二層進入煉氣三層沒有壁障是不同的。
不過,這種壁壘並不是每個人都一樣,而是取決於靈根屬性。
越是優異的靈根屬性,其壁壘就越小甚至忽略不計,相反,則壁壘越難以打破。
如天靈根修士,其在金丹期以前幾乎沒有瓶頸,而元嬰期,只要不出意外,也必然能夠進入,因此才會受到各大門派的追捧。
至於功法,《流雲仙志》和流雲劍典本身也都有介紹。
首先,人界的功法和法術都分為天、地、玄、黃四個等階,每個等階又分為下品、中品、上品、極品四個層次。
一般情況下,不同實力的宗門和家族只能擁有相應等階和層次的功法,因為一旦擁有超過自身實力地位的功法,若無實力保護,必定會招來滅門之禍。
其次,不同等階和層次的功法,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修煉出法力的速度、精純度和總量不的同,當然功法附帶的法術及其威力也有本質區別。
一般說來,好的功法修煉出法力的速度往往是低階功法的幾倍乃至數十上百倍,更不要提修煉出的法力本身就更加精純,總量也更多。
當好的功法修煉出的法力的精純度高,自然同等修為境界下積累的法力就越加深厚,所釋放的法術威力也就越大。
這便是為什麼同等境界修煉不同功法的修士的實力差別往往很大的根本原因。
有一些修士,甚至故意壓制境界,不斷地錘鍊法力,其實就是不斷地提高自身法力的精純度,藉以增大成功衝擊下一境界的機率。
好的功法修煉出的法力總量多便可以進一步進行精煉,則同境界的修士釋放出的法術威力更大、更持久。
所以一些常年停滯在某一境界的修士實力,總是比初入此境界的修士實力強很多,就是因為他們的境界雖然沒有提升,可法力卻經過長年累月的錘鍊,更加的精純,也更多。
關於法術,每一部功法都會有自帶的專門法術,修仙界也有很多厲害的法術單獨流傳,但想要修煉,要麼必須修煉與法術相對應的專門功法,要麼必須滿足修煉法術的所有條件。
否則絕不可以隨便修煉,會有生命之危。
再次,流雲宗傳承給弟子的至高功法是流雲仙錄,屬於玄階下品,是流雲宗的鎮派功法。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修習,只有對宗門有極其重大貢獻的核心弟子和長老才有資格憑藉宗門貢獻兌換修習。
其他弟子,包括內門弟子、外門弟子、雜役弟子,都是修煉的流雲劍典,但卻有品階和等級的不同。
如內門弟子修習的是黃階極品的流雲劍典,外門弟子修習的是黃階上品的流雲劍典,雜役弟子修習的是黃階中品的流雲劍典。
由於流雲劍典是歷代宗門高人不斷從流雲仙錄上拆寫下來專門供流雲宗弟子修煉,所以黃階的流雲劍典,不論層次,都比同等階同層次的普通功法要高明不少。
因而流雲宗弟子大多修煉流雲劍典,以期將來修煉流雲仙錄時可以更加順手。
最後,除了流雲劍典和流雲仙錄外,流雲宗還有很多其他的黃階功法和法術,原則上只要宗門貢獻達到,都可以兌換修煉。
瞭解了功法的相關常識,青晨迫不及待地調整狀態,準備開始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