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陌上行> 第十章(49)三贈(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49)三贈(上) (1 / 2)

南陽把商成讓進偏廳,留下陳璞和他說話,自己就連忙去吩咐人預備晚宴。

商成這才有機會和老戰友說一些不方便讓旁人知曉的事情。

但他還沒來得及開口說燕山衛的秋季草原作戰方略,陳璞就先給他道喜。

這讓商成很錯愕。陳璞這是鬧的哪一齣?春季戰役已經結束兩個多月,朝廷的最終嘉獎已經明發在邸報與軍報上;秋季戰役正在籌備並沒有正式開始,最後會打成一個什麼局面還很難準確判斷,她這時候道個什麼喜?

陳璞笑吟吟地問他:“燕山屹縣的霍公士其,是令叔吧?”

商成更加地摸不著頭腦。他點了點頭,迷惑地看著陳璞。

“工部今年在京畿近郊試行的改良農具與耕作新法,都是出自令叔的奇思妙想,對吧?”

這麼一說,商成記起來,確實有這麼個事。去年夏天燕東燕北遭遇夏旱,受災州縣糧食都是大面積歉收,惟獨屹縣不僅沒報荒歉,最後的收成還勉強能與豐年持平。事情立刻引起燕山衛署和工部燕渤司的注意。工部在屹縣實地調查之後,覺得當地的改良農具以及新的耕作辦法都具有很高的實用性,便預備今年在京畿劃出幾塊地做試點,以驗證新耕作辦法和改良農具。看起來,工部做的試點都成功了,至少是部分成功了……

陳璞接下來的話證實了他的猜測。陳璞說:“……試行耕作新法的幾個地方,糧食收成估計都要比往年高出半成到一成不等;個別連同農田水利新法以及改良農具一體試行的地方,產量還要高出不少;收成最高的可能比豐年還要高出三成。”

這個資料讓商成都感到吃驚。燕山衛署今年也在治內大力推廣耕作新法和改良農具,雖然響應的農戶不算少,但在千百年的耕作傳統影響下,更多的農戶還是情願繼續沿用祖輩傳下來的老辦法;特別是在自然條件相對優越的燕南和燕西地區,願意接受官府指導的農戶更是寥寥無幾。而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追求一口飽飯的燕東燕北地區,官府推廣新辦法新農具倒是沒有太多的阻力,偏偏又遭遇特大旱情,許多土地都面臨著顆粒無收的悲慘境況,所以新辦法和新農具的效果完全無法體現。可是,就算是那些沒受災的地方,也不可能取得京畿地區這樣的超高效益。他敏感地意識到,這兩者的中間,肯定存在一些自己不瞭解的東西,或者是他沒有意識到的東西。他決定,回到燕山之後,馬上就找喬準他們這些懂農事的官員來討論一下,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他一邊思索著,一邊問陳璞:“那你家裡的地,都有好收成吧?”他知道,工部搞的這種試點一般都伴隨有收益補償的政策,倘若試點中出現變故遭遇失敗,接受試點的農戶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所以在通常情況下,這種旱澇保收的“好事”都會落到一些先知先覺的人頭上;長沙公主就理應算在這些“好事”的受益人當中。

陳璞確實是受益者之一。不單是她,南陽,還有不少的宗室,都是受益者。不過,雖然都有受益,但他們彼此之間也有區別。收穫最大的是南陽。南陽不僅接受了耕作新法,還“逼迫”她莊子上的農戶從選種開始便一步一步都嚴格按照工部的指導進行,並且在去冬農閒的時候“威逼”農戶搞什麼農田水利,到處挖溝掏渠,還把從河灘挖出來的黑泥都挑到地裡。不僅如此,春耕之前還把地裡的土鬆了再松,弄得土地就象棉花一樣鬆鬆綿綿;當時就有人笑話,說她莊子上的人肯定是想在地裡睡覺……

商成問:“如今還有人笑話不?”

陳璞抿了抿嘴。南陽莊子上的收成普遍都超出平常年份兩成;以前笑話南陽的那些人家,現在個個嫉妒得眼珠子都快紅了。

商成一下仰起頭笑起來。很多時候,陳璞都表現得象一個公主而不象是一個將軍。她身上缺乏軍人特有的那種豪氣和爽直;哪怕她就是穿一身的戎裝,別人也不會把她當作軍人看待。但剛才這句“嫉妒得眼珠子都紅了”,倒是有了幾分將軍的豪邁氣概。最難能可貴的是,她這樣說話,還一點都不給人留下做作別扭的印象,再考慮到她的出身和接受的教育,嘖嘖,這可真是了不起的進步!

陳璞被他笑得有點不好意思。這種粗魯話想都不想便脫口而出,就連她自己也覺得驚奇。她停了停,又把話題拉扯回去:“眼下工部的試點成功在望,對令叔霍公的嘉獎就提上了日程。工部和戶部的意見是授爵,宰相公廨基本上同意,但禮部覺得不合適。”

商成不太擔心霍士其的封爵。封爵有沒有都不重要,關鍵是事情絕對不能露餡。不過,朝廷有心要給十七叔授爵,他當然也不會反對。但他在陳璞面前,就必須拿出一種態度來表明自己的清白。所以他說道:“朝廷應該授爵。要是土地產出普遍高出一兩成的話,那推廣到全國,增加的糧食產量簡直無法想象。土地裡收穫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就增加了,他們的生活也會得到改善。當物質生活得到改善之後,自然而然地就會有更多的美好向往,從而帶動他們繼續追求改變的積極性。”

陳璞倒沒想到這些。這種情況下,她能記起的話就是管子說的“倉廩足而知禮儀”。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朝廷大臣們也是持與她一樣的看法一一在任何時候,社會的穩定都是他們需要考慮的頭一件大事。

商成的看法不同。在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的任何歷史時期,社會的主要矛盾就是人口與土地的矛盾,要想從根本上改善這個問題,只有下大力氣發展生產力;而發展生產力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大力發展農業。但他不想和一位公主討論這些問題,就問她:“禮部為什麼不同意授爵?”

“我剛才沒說清楚,其實禮部沒有不同意。”陳璞歉意地對商成說。禮部也同意給霍士其授爵,但是在授哪一級爵的具體問題上,禮部與工部和戶部有分歧。禮部的建議是開國男,但戶部的意思是襲五世開國男;這兩個部門經過協商,最後都同意授霍士其開國男,但不再加恩承襲,而是蔭一子。但這個嘉獎方案工部又不同意。工部對霍士其最好,要求授他開國子,同樣也是襲五世。

商成驚訝地張開嘴巴。他都不知道十七叔與工部的交情竟然有那麼深厚,竟然能讓工部硬扛兩個部門聯手的壓力攢勁地替他爭封爵。

陳璞遲疑了一下,很小聲地說:“工部在屹縣不僅拿到耕作新法和改良農具,還拿到一種新式挽具。……”雖然偏廳裡就只有自己和商成兩個人,她還是異常地謹慎小心,眼角餘光留意著門外兩個低頭垂手的使女,更加細聲地說道,“……工部在屹縣考察新法時,無意間發現了已經失傳近千年的兩漢熟鐵之術,據查證,同樣出自令叔霍公的手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