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陌上行> 第十章(28)喬準(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28)喬準(下) (2 / 2)

聽了他的回答,商成鄭重地說:“這麼說,你答應衛署的舉薦?”

喬準臉紅得就象飲醉了酒,只知道使勁地點頭。

答應!他當然答應!他怎麼可能不答應呢?

“那就好。”商成拍拍手裡的一份還沒封口的公文,“這是我和陸大人聯名舉薦你出任端州推官的呈文,巡察司對你的考語也在裡面,既然你同意出任這個職務,那麼明天我就把它遞上去。”

喬準猛然想起一件事。他急忙攔住正在給公文封口的商成:“督帥,我不能做這個推官!”他怎麼能做到推官呢?他是個舉人!他只有舉人的功名,勤勤懇懇做官,到最後能做到從七品領個官身替子孫留個福廕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怎麼敢妄想正七品?更何況他做不做這個推官不要緊,就是朝廷給他一個“譫妄”的評價也無所謂,反正他都有打算回家種地。要緊的是,不能因為他的事,讓督帥和陸牧他們都連累,被朝廷處分……

商成點了點頭,卻還是把文書拿蠟油貼了封口,並且壓了印。他把文書放到案角的一個木盒裡,回頭說道:“這事也好辦。”他在案上翻了一下,取出一份文書,同樣滴蠟用印,也放進木盒。“這份文書是送到禮部。等在禮部填冊備案,你便有了進士的功名,出任推官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喬準不信商成的話。區區一份文書就能給自己進士的功名出身?那怎麼可能!從嚴取仕是大趙的祖制,即便是宗室“,也不敢在功名的事情弄虛討巧!

商成點頭贊同他的話。劉伶臺案的起因就是因為宗室在科舉中舞弊,由此可見,不管是朝廷還是天子,對這種事情都抓得極緊。不過他說文書一到京喬準便必然是進士,也有他的理由。他對喬準解釋說:“你是考場上得的出身,肯定知道,咱們大趙在制舉上,進士除了及第和賜進士出身兩級之外,還有一種進士吧?”

喬準搖了搖頭。他只知道進士及第和賜進士出身。進士不好中,每三年及第的就那麼一二百人,就算有天子登基之類的天家喜事額外舉行一場省試,大趙一百二十年裡及第計程車子也沒過萬。再算上天子和朝廷加恩在等外錄取的賜進士出身,怕也不到三萬人一一哪裡來的第三種途徑?

“高宗時訂的制度,衛鎮和各路大員有權舉薦進士出身。”

喬準就覺得一股涼氣從頭頂穿貫而下,瞬間渾身就如墜冰窖。他彷彿白日見鬼一般瞪視著商成,哆嗦著嘴唇,半天才吐出一句話:“你瘋了?!”

這制度他當然知道。可,可是……遭娘瘟的!自有這制度以來,大趙有幾個是舉進士出身?百多年裡狀元公都有四五十個,舉進士還不到三十個!為什麼舉進士這麼少?因為舉進士犯錯,舉薦人一樣受牽連,同樣要吃不了兜著走!不單如此,舉薦人還要“罪上一等”!把他娘!這假和尚和自己近不沾親遠不帶故,憑什麼對自己這麼好?這瞎子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要是做了舉進士,要是犯錯丟官的話,那他再輕都是發配流徒!

商成似乎沒聽說喬準說什麼“假和尚”,也好象沒留意他當面叫自己“商瞎子”,很認真地看著他,問:“你會存心去犯錯不?”

“不會。”喬準毫不猶豫地說。但他自己清楚,自己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至少他會為了仕途去巴結上司。

“有這心思很正常。”商成點頭說,“人往高處走水朝地處流,這是自然規律,咱們無法迴避也必須遵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政治抱負,這一點毋庸諱言。你看,雖然我們都是平常人,但我們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都想做一點什麼事來證明自己。所以哩,雖然你自己說自己不是個君子,我反而覺得舉薦你做進士。這總比舉薦一個君子強。”

雖然喬準很感激商成的信任,但是他還是希望能勸他收回那個既瘋狂又荒唐的想法。他說:“可之前所有的舉進士都是才德兼備的當時大儒!”

“你可以以他們為榜樣,朝這個方向努力。”

“你看我象個有才有德的大儒?”喬準氣急敗壞地問。

“很象。”商成誠懇地說。

“象個屁!”

“這個自我評價很中肯,我記住了。”商成笑起來,說,“以後再有人問,我就說,喬大人自己說的,他象個屁。”

玩笑是玩笑,商成很快就把話題引上正途。在和牧府和巡察司磋商時,他之所以一力主張讓喬準出任端州府的推官,關鍵原因是喬準在屹縣時做得很不錯,特別是農業方面。燕山衛是邊鎮,手工業和商業都遠不及中原內地發達,農業發展也停留在很低下的水平。認真算下來,燕山衛的經濟狀況,在大趙的所有州縣衛路中,大約也就只比西南西北的幾個邊陲地區好一點。而在燕山衛內部,端州地區的情況又是最差的。追究其原因,突竭茨人反覆入侵破壞是一個方面,端州府的前後幾任官員不諳農業,也是一個方面。要想扭轉這種局面,就必須為端州地區找一個既懂農業又想做事的有能力官員。

這個官員就是喬準!

他舉薦喬準的理由也很充分。首先,喬準就是屹縣人,本鄉本土,熟悉地方上的情況;端州的州縣官員也熟悉他。其次,這人在農業上很有一套辦法。這種辦法不是生搬某個人的成功經驗,也不是硬套朝廷的農業指導方針,而是結合本地情況因地制宜,所以屹縣的糧食生產連續兩年都有提高,今年更是很有可能取得屹縣有史以來最大的豐收。這些都說明喬準是個能幹的人。要是燕山衛署放著這種能吏待職而不讓他發揮作用,那不僅是辜負了朝廷的信任,也是辜負了燕山百姓士紳的期待。同時,這個人在政治上很敏感,政治嗅覺遠比一般人靈敏,這種人一般都能在危險來臨之前便遠離渾濁的漩渦……

陸寄和狄栩誰都扛不住這兩項“辜負”的罪名,沒奈何,只能答應和商成聯名舉薦喬準。

“你就在燕州等朝廷的任命。”在公廨一起吃夜飯時,商成對喬準說。現在,他們已經談了很多事情。這些事,有的是喬准以後如何和同事相處,有些是他如何與駐軍打交道,還包括他和霍家兩兄弟的恩恩怨怨。當然,兩個人談論最多的還是端州今後的農業發展一一喬準這個推官,主要抓的就是農業。“你最好把你在農業上的想法都梳理清楚,寫成一份呈文,等朝廷的任命一下來,就繳到牧府。陸大人以後是你的頂頭上司,現在巴結好,以後好處多的是。”

喬準也不知道喝了多少白酒,臉色酡紅地說道:“要不要給提督府也送一份?”

“不用了。我的煩心事已經夠多了!”商成揮了揮手,似乎想把麻煩都趕到一邊。

喬準擎著筷子,心裡琢磨著有什麼事能教督帥的煩心。

難道是那個什麼胡女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