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紛紛撤退,徐州兵乘勢追擊了好長一段路,但不論是哪部兵馬,遇到于禁時,都是遠遠避開的。
湯佐不去追擊,而是率領部下,趕往彭城。
彭城的城牆上,早已經被鮮血染紅,陶謙站在城樓上,看到城外撤退的曹軍,長吐了一口氣,緩緩的道:“僥倖……真是僥倖啊……”
“陶使君,這一切都是湯佐的功勞,如果不是他放火燒燬了曹軍的營寨,又從背後偷襲了曹操,曹操也不可能會退走!而且,連典韋也被他趕走了……”一直站在陶謙身邊的陳登,適時說道。
“湯佐功不可沒,本府要重重的賞他!”陶謙看了一眼從城外率領騎兵隊伍緩緩靠近的湯佐,轉身下了城樓,“都跟本府到城門口來!”
一行人很快下了城樓,跟隨著陶謙來到了城門口,靜靜的等候在那裡,等待著凱旋的湯佐。
湯佐率領兩千多騎兵,一點一點的靠近彭城,越是靠近,血腥味就越濃厚,馬蹄下面,是成堆的屍山,成片的血海,他踏著這屍山血海,看到這裡慘烈的情形,就足以想象的到這裡經歷著怎樣的戰鬥。
他重重的嘆了一口氣,越發感到亂世人命如草芥,心中更是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快接近彭城的城門時,湯佐看到陶謙率領將士們等候在那裡,他下令身後的騎兵停在原地,自己則從馬背上跳了下來,取下拴在馬項上的一個血淋淋的包裹,徑直朝城門口走去。
湯佐走到城門口,見到陶謙立刻舉著手中的包裹朗聲說道:“末將湯佐,幸不辱命,沛城一役,不僅燒燬了曹軍所囤積的糧草,還斬殺了曹操之子曹昂,特將曹昂首級獻給使君!”
話音一落,湯佐便開啟了那鮮血淋淋的包裹,從裡面露出來一顆人頭來。
陶謙既驚又喜,也不嫌棄湯佐身上的血汙,緊緊的抓住了湯佐的手,激動的說道:“佑明,這次真是多虧了你了……”
湯佐謙虛道:“末將不敢居功,之所以能夠有此成就全賴使君指揮有方,以及陳校尉的妙計,還有眾多將士的浴血奮戰……”
陶謙聽湯佐居功不自傲,心中越發喜歡,開心的道:“佑明太過謙虛了,無論如何,這次能夠擊退曹軍,你的功勞最大,本府定要重重賞你!”
陳登一直站在陶謙的身邊,見湯佐謙遜如此,突然插話道:“湯校尉臨危受命,非但完成了陶使君交託的重任,還在我徐州最危急的時候趕走了曹操,解救我徐州軍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是我整個徐州的恩人。陶使君既然說要重賞張校尉,湯校尉就不要再推辭了,否則可就是看不起陶使君了……”
湯佐看了陳登一眼,見陳登炙熱的雙眸中閃爍著一絲希冀,並且朝他使了一個眼色,他便不再推辭了,欣然道:“那末將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曹操退走了,徐州就等於躲過了一劫,陶謙是最為開心的人了,一手抓住湯佐的手,另外一隻手則握著拍了拍陳登的背脊,朗聲說道:“我徐州文有元龍,武有佑明,本府可以高枕無憂了……”
之後,陶謙下令將士打掃戰場,厚葬陣亡將士,並統計名單,登記造冊,立碑以供後人瞻仰。
隨後,陶謙讓人將曹昂的頭顱懸掛在彭城的城頭上,並在彭城內大擺慶功宴。
湯佐則是一戰成名,他的名字和事蹟傳遍了街頭巷尾,不過是一頓飯的功夫,彭城內所有的人都知道是湯佐趕走了曹操,擊敗了典韋,解救了徐州。
不少都是以訛傳訛,越說湯佐越厲害,傳到最後,各種版本應有盡有。
湯佐身在彭城內,自然而然的聽到了關於自己的傳聞,有些還勉強符合事實,可有些卻誇張的離譜,居然說他在與典韋交手的時候,沒動一刀一槍,只是大喝了一聲,就把典韋嚇破了膽,掉轉馬頭就跑了。
可是事實上,湯佐在和典韋交手時,卻是差點被典韋給一招殺死了。如果不是那個丹陽兵及時出現,替他擋了一下,只怕他現在已經命喪黃泉了。
為此,湯佐在戰後還特意找到了這個丹陽兵的屍體,親手將這個丹陽兵給葬了。除此之外,他還詢問了一下這個丹陽兵的家庭情況,準備有時間的時候,親自去這個丹陽兵的家裡去一趟。回報一下這個丹陽兵。
彭城太守府內,大廳裡座無空席,每個人的面前都放著一些豐盛的食物和美酒,湯佐也從原來最末尾的座位上調到了陶謙右手邊的第一個位置。
漢代以右為尊,湯佐又是第一個座,由此可見陶謙對其的重視程度。
湯佐坐在那裡,略微感到有些不自在,畢竟不是古人,這種跪坐的姿勢,他並不怎麼習慣。
他靜靜的坐在那裡,環視了大廳內一圈在座的文武,發現這次在座的人數比上次要多,而且有幾個人還是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