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吶!”
在場所有人都發出一聲驚歎,在他們看來沒人能完成的任務,應采薇完成了!
“她居然會想到用這種方式來做菜,真是令人意外呀!”
真實的結果,采薇還是沒有猜到穆老真正要做的菜式,但是她不想鋌而走險,而是選擇極其有效的規避方式,以此來彌補豪賭會帶來的缺憾。
“穆老的考題太過高深,晚輩也揣測不出意圖,只好妄做其它,做了這道【九九歸一】。”
所謂【九九歸一】,實際上是融合【九子歸巢】、【九月重陽】、【九曲離合】三種菜式,采薇將可能出現的三種菜式合在一起做出來,以【九九歸一】來命名,更凸顯出這道菜式的內涵。
“你竟然把三道菜都做出來了!”
穆老驚歎不已,剛開始還以為這小丫頭會無從下手,現在看來明顯低估她的實力。
合一的理念在【九九歸一】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中心食材不變的基礎上,三類菜式共用一類核心食材,看上去只是一道菜,卻又涇渭分明,將穆老心目中的菜式做出來,更重要的是以【九月重陽】跟【九曲離合】作為點睛之筆。
一抹驚豔的天烏切片整齊放置於餐盤中心,與其它菜式結合在一起,水乳交融,完全看不出拼接的痕跡,渾然天成,把合一這種意境以一種另類方式呈現在大家眼前。
相當於在有限時間之內同時做出三道菜,先前斬釘截鐵說不可能完成的那些評判,似乎第一次覺得臉上無光。
幾人面面相覷,很快恢復平靜,齊刷刷盯著采薇的菜式,繼而轉頭看著穆老。
“空韻若幽逸,最是通禪意。”
這是穆老對采薇這道菜式的第一印象,這不僅僅只是一道菜,它似乎給人帶來一種信念,把菜式融入到一種氛圍中,國人向來追求意境美,不僅僅是在詩文或者其它領域,一切事物來說同樣適合。
但做廚這種在旁人看來難登大雅之堂的手藝,居然也能有這種意境美,那種優勢已經超過單純的色香味俱全,已經將一種靈動躍然於眼前,令人慾罷不能!
美輪美奐的外觀,加上【九九歸一】這個富有詩意的菜名,穆老一剎那覺得自己都有點孤陋寡聞了。
“丫頭,為何你會想到【九九歸一】這個名字呢?”
穆老確實很好奇,他從內心承認這道菜已經超過他對原有風格的理解,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把【九子歸巢】做成這般無與倫比。
“其實晚輩也猜不透前輩是否要做【九子歸巢】,因為要做【九子歸巢】還缺少一類食材,然而多出來的天烏極其特殊,所以……”
若是按照穆老先前處理食材來判斷,有天烏雖然可以做【九子歸巢】,但並不一定能成,采薇當時也考慮到這點,最後別具一格,以她最為熟悉的合一做了【九九歸一】,目的一目瞭然。
“合一,何為合一?”
貴為大廚神的穆老,也沒有聽說過合一這種起說法,如今從一位小姑娘嘴裡說出來,以她這個年齡,能有這種覺悟還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食記』中合一的理念,已經在采薇身上得到印證,這是聶恩引以為傲的成就,簡單來講合一就是自己與對菜式的理解,以心中所想為基礎,做到神形兼備。
最重要一點,合一需要建立在豐富的想象力與紮實基本功,還需要有一點創造力。
采薇對合一以一句話概括,就是把常人認為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有意思,這是你自己領悟到的,還是有前輩指點呢?”
“一切都得益於我一位摯友,他對做廚的理解比我厲害多了!”
采薇知道還不能透露夫君的情況,只能以這種方式作答。
做廚之人追求高手很常見,穆老還想問關於這位摯友的情況,但在這種場合根本不合適。
看著這道菜式,評判們都露出欣慰的眼神,監督官看著穆老的文字描述,跟這道菜式極其吻合,不用說這場鬥廚已經有結果了。
“看來這種鬥廚方式,也是你那位摯友教的吧!”
另一位評判插一句嘴,有點一廂情願的以為【九九歸一】應該是別人早就有做,這位姑娘只是依葫蘆畫瓢而已。
“其實這種對菜的把戲,我手下的掌勺都玩過!這是晚輩為了提高廚藝想出來的點子。”
采薇自然清楚那位評判話中有話,輕描淡寫說著,以這種方式回應他的質疑,如今的她不再是之前那位靠別人指點才能大放異彩的廚者。
手下掌勺都開始玩轉,穆老不由得暗自叫絕,這丫頭是他見過的廚者中,最有靈性的一位。
“嚐嚐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