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最關鍵的一步!”
采薇說著,將秦遠事先準備好的凇湯,在爐灶上煮到滾燙之後,從白藺莖頂部淋澆下來,令人吃驚的一幕發生了,這道竟然活靈活泛起來。
凇湯澆灌下來之後,由於采薇使用了鏤空細絲紋路雕刻手法,白藺莖內部幾乎都是內中空,所以凇湯會沿著內空順流而下。
當穿透整個白藺莖時,凇湯會見縫插針流到每一處,當一處彙集了大量湯汁時,在特有條件下,會形成類似湖泊瀑布的景觀,看上去十分逼真。
“那個是?”
都是同一種凇湯,可天子發現有一處流出來的卻是粘稠的汁液,而其它地方根本沒有這種情況,太不可思議了。
而且粘稠的汁液從一根空心菜內部流出,所起到的效果是單純的汁液無法替代的。
“那裡我加了一種特製澱粉,當湯汁跟澱粉融合時,就會變成半流體,就像君上您看到那個樣子。”
除此之外,擺盤也凸顯了她的實力,湯汁所到之處,有菜式形成的泛舟,山川流澗,顆粒升騰,像魚在水中淺遊,簡直就是一副活靈活現的江山圖。
由此可見,采薇對於各種食材的把控極為細緻,已經完全將菜式的靈動透過特有的手法表現出來。
“快看!”
扎木罕突然發現異常,原來是白藺莖表面在熱氣的作用下發生變化,之前白如凝脂的外體,瞬間變得透明,甚至還出現了一幅圖畫,那正是京城地標建築——紫檀苑的全貌。
這個變化引來大多數人讚歎,這就跟魔術似的,本來是一道菜式,卻讓采薇丫頭給玩出花來,簡直太神奇了。
聶恩捋著鬍鬚,這才反應過來,他先前完全沒有想到準兒媳會如此反其道而行之,完全不去按照所謂的傳承或者他自創的招式,而是採用自己的想法去做出不一樣的內容。
“這是變戲法嗎?”
天子替一眾觀眾問出最核心的問題。
“回君上,這並不是變戲法。要想實現其實並不難。”
白藺莖稍微加熱一下就可以食用,而且在不同溫度下所表現出來的口感是不一樣的,之所以用這種方式處理,都是經過深思熟慮。
源源不斷的凇湯流經白藺莖內部,溫度可以催化其熟度,所以即便不用下鍋烹煮,也照樣能達到目的。
“孤還在納悶,按照你那種比廚方式,自然不可能獲得優勝,原來是早有對策。”
的確因為采薇對食材太熟悉,能最大限度把其之間的共性找出來,然後再利用傳統的方式就能做出來,這便是做廚的最高境界,再高階的菜式,都是基於常規的手法。
除此之外,拼盤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她早就吩咐過梓莘,按照既定方式將食材拼接擺成何種樣式,讓凇湯能完美融合菜式,並且達到最好效果。
可這都還沒完,最後,采薇拿出一個露盞,將露盞於龍盤底部傾倒,瞬間一陣白霧升騰,籠罩著整個,彷彿一座矗立於縹緲間的壯麗山河。
“太神奇了!”
采薇解釋說,這是她特有的發明,這樣做雖然對菜式本身的味道沒有多大影響,但能讓這道更有韻味。
這道,以白藺莖為主基調,河蟹與肉類相配合做成的山川流域,各類五顏六色菜蔬拼成的綠植畊原,凇湯形成的江河湖海,各種顆粒狀的“小動物”隨著凇湯肆意流動,簡單而愜意。
如此看來,這大好江山果真如菜式展現一般壯麗逶迤,波瀾壯闊,在喧囂的塵世中美得讓人流連忘返。
“所以,你這道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回君上,民女覺得,江山可比作一片樹林,其中既有參天大樹,也有良莠不齊,也有美中不足,這道亦是如此,囊括了異類的食材,也包括熟食,雖說兩者不屬於同一層次,但是缺一不可。”
采薇簡明扼要說出自己做的初衷,還引申出對國家的一些隱喻,不得不說這種理解力已經超越做廚本身。
“行啊!你這丫頭,孤是越來越佩服你了!”
皇甫成卓對這位新生代大廚的欽佩,似乎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哈哈哈!依孤看,這場鬥廚已經有結果了吧!”
天子畢竟對菜式判定不專業,他讓幾位評判對兩位年輕人的成績做最後的裁定。
本來聶恩才是主評判,可現在他跟采薇的關係很微妙,所以推舉扎木罕做最後的陳述,眼下這種情況其實根本沒必要多說什麼,在大家心目中,采薇是當仁不讓的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