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還是很懷念之前那個充滿歡聲笑語的應家小院,特意從月亮小鎮回到月亮灣,看著那座一點沒有變的家。
她跟之前那位婀娜多姿的應母判若兩人,衣服破舊不堪,跟鄉親們照面時,也沒有人認得出她來,只是頻頻回頭看著,不知道這位乞丐婆立在應家小院外幹什麼。
應母來到後院高處,盯著院內的一切,這裡佈置跟之前全然一致,東南角那片藤架上的紫羅蘭,還是她當年跟孩子們親手種下的。
應母一時間也陷入回憶,那個時候,采薇跟應煋在院子裡追逐打鬧,她手裡抱著還不會走路的採蘭,應老爺坐在一邊編筐,滿臉堆笑看著一家子。
孩子們都對做飯感興趣,應母嫌後廚太小,油煙味對孩子們不好,自己花時間在院子一個角落,搭了一個簡易的棚子,在那裡教孩子們做菜!
那個時候雖然只是一些很普通的菜式,但是應母手藝也是有板有眼,應煋會做的菜一大半都是從母親手裡學來,采薇還小,每次都在一邊看著,耳濡目染也聽進去不少。
月亮灣是庖廚之鄉,絕大多數家庭都會走大廚這條路,應家自然也不例外,孩子們的刀功都是應母手把手教會的。
“孩子,握刀可不是那樣,應該是這樣,用手腕的力量!才不會覺得累!”
應母教采薇握刀的正確姿態,從小就嚴格要求她,那時候的應用煋已經熟練掌握刀功,也能試著親自下廚做菜,應母的心思完全放在采薇身上,她想讓三個孩子都能成為了不起的大廚。
“小薇,你看!這是銀絲豆腐,這種是很考驗刀功的,要不要試試?”
應母把豆腐切成絲狀,但是沒有切斷,放入水中,豆腐展開就像是一個毛絨絨的小球漂浮在水中!
她要教女兒做蘇甲豆腐燉,就是把這銀絲豆腐做成如刺蝟一般的圓球,這道菜一般人做不到這種水平,這可是應母的拿手絕活。
除了蘇甲豆腐燉以外,還有河魚蝦煎、鮮菌小炒、三味盤、麻辣地八仙、雜鴨血煲、鹹蛋黃膏蟹、鮮姜糟汁鼓嶺鴨、香辣石蟹炒年糕、香芋水瓜花蛤肉、鹹肉倒篤石蟹、小炒藕尖、小蔥焗元貝,都是應母最擅長做的菜。
“小薇現在應該是合格的大廚了!”
應母剛回到月亮小鎮,就聽到大家都在討論月亮灣的新廚尊,就是應家小妹,還開了一間應家小館,味道也是無與倫比。
繼續留在這裡只會觸景生情,應母知道當初不辭而別,現在若是出現在孩子們面前,肯定會引起她們不滿,所以還是遠遠看著他們好了,雖然暫時不能跟他們相認,看著他們也能慰藉相思之苦。
聶錦程騎著馬飛奔,身上帶著剛從應家小館打包好的食物送到客人手裡。
應母已經一天一夜沒有進食,如今頭昏眼花,在街上走著,突然暈倒在地。
聶錦程騎馬剛拐過來,就看著老人家倒在自己面前,還以為是自己騎馬太快嚇到老人家,他馬上下馬,檢視老人家情況。
聶錦程看老人家這樣子,判斷應該是飢餓導致,他也沒想太多,馬上把應母扶到街邊臺階,隨即從身上取下一份食物,讓她先吃,但是老人家已經連拿筷子的力氣都沒有了!
周圍百姓都圍過來看熱鬧,沒人願意出手幫忙,聶錦程要忙著外送,但又不能不管老人家,所以只能選擇先喂老人家吃東西。
有了一點食物下肚,應母恢復了一點,能夠自己吃東西了,她看了聶錦程一眼,認出這是在孩子們身邊那位陌生男子。
“小夥子,謝謝你!”
“大嬸,你自己吃吧,我還要去忙呢!”
聶錦程忙著要去外送,他把食物放在地上,騎著馬快速消失在街口。
因為應母這裡耽擱了一點時間,聶錦程錯過了約定的外送時間,還有一份餐品沒能送到客人手。
還好都是熟客,幾句話就能解決問題。
自從采薇見到今天第一桌客人,一直魂不守舍,做菜也不像之前那般專心,更巧合的是,接下來有好幾道菜都是母親教她做的菜,這些怎能不令她分神呢!
“怎麼了?太累了嗎?”
“沒關係,下午不忙的時候,你跟採蘭妹妹去買食材吧!就當是出去走走!老悶在這裡也不是辦法,到時候我跟甦醒去接應你們!”
聶錦程想用這種方式讓娘子放鬆,采薇應答下來。
向三哥夫婦有事先回村裡,吳良杺因為水料的事也要先回縣城,只留下他跟甦醒兩個人。
采薇姐妹走後,甦醒提出要去酒鋪看看,聶錦程一個人照看應家小館。
應母雖然不想這個時候出現在女兒們面前,但是生活難熬,為了回到月亮灣,她已經用完了所有盤纏,現在只能流落街頭,她不奢望能得到孩子們原諒,只求先跟家人團聚,找機會把她當初為何離開一事告訴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