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手機提交資訊以後,系統會根據設定的規則,自動判斷提交的資料是否符合兌付工資的要求。
預審資料已經符合要求的,系統會給申請人反饋一個二維碼,申請人可以憑這個二維碼,進入下一個工作環節。
對於預算資料不符合要求的,系統會自動反饋一個缺失資料的清單、相關資料的必備要件,以及相關資料究竟該由誰出具等資訊,以指導申請人自行完善相關的資料。
由於民工欠薪的問題,往往牽涉到開發商、包工頭和民工三方面的人,所以,並不是民工只要提交了自己的資料,民生公司就可以發給他現金。
已經透過預審並且獲得二維碼的申請人,就可以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進入初審環節。
在初審環節裡,工作人員還要根據其提供的資料,在電腦上提交一份電子審批表。
由熟悉文字錄入的工作人員,幫助申請人提交電子檔案,既可以提高工作的速度,又能夠保證電子審批表內容的準確度。
工資結算資料自助稽核系統在獲得更加詳細的電子審批表之後,會根據其債務和債權人的關係,自動判斷其債務關係人是否也提交了相應的資料。
其債務關係人沒有提交相應資料的,相應的資訊會很快反饋到申請人的手機上,讓他們明白沒能透過初審的原因,提醒申請人督促其債務人儘快提交涉及到自己的相關資料。
稽核系統還會根據民工和包工頭已經提供的債務人資訊,自動分類匯總,並在APP內的公告頁面進行展示。
頁面資訊每隔十分鐘更新一次,確保大家能夠實時地掌握自己債權的清理稽核進度,並聯合存在同樣問題的民工找自己的債務人提交資料。
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可以透過這個資訊,協調相關單位和人員,透過行政的手段來促進相關人員的工作。
如果開發商、包工頭和民工三方提供的資料都很吻合,不存在明顯的邏輯問題,就可以進入複審階段。
複審的資料全部送到了吳光良單獨劃出來的一間辦公室裡,由他來作為最後的把關,因為吳光良才是那個拿錢出來解決問題的人,這些債務該怎麼處理,只能由他來決定。
吳光良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已經分類整理好的資料,他只需要在複審表上簽字,民生公司的工作人員就會按照他的批示兌付民工工資。
那間辦公室沒有開門,只開了一扇窗子,所有的資料只能從那個窗子裡送進去。
外面的民工看著大捆大捆的資料送了進去,而辦公室裡面只有一個人在處理的時候,臉上都佈滿了憂愁。
這麼多的資料一個人來看,究竟要看到何年何月啊?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吳光良表面上是在審查資料,實際上已經悄悄地把一些資料送到了異世界,然後由華夏國國資部組織的一班人馬在對這些資料進行更加詳細的分析和審查,並把每一批資料的審查結果都出具了一份審查報告。
吳光良只需要拿到這份報告,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這些資料裡面是否存在問題、存在多大的問題。
而兩個世界時間差的存在,吳光良“審查”這些資料的時間幾乎上可以稱之為神速,基本上是幾分鐘就可以審籤一份。
穩定的審籤速度也減緩了外面等待民工的焦慮,因為只要能夠每隔幾分鐘就有人領到現金,他們被拖欠的工資就有了兌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