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4章 幼兒園 (1 / 2)

一個人對某件事的專注程度,決定著他在這件事上所能達到的高度。

華夏國的大夫如此,廚師如此,甚至連人數最多的農民,也是如此。

在華夏國這種特殊的的社會管理機制下,所有人都可以去嘗試一下其它職業崗位的艱辛,也可以把自己感興趣的崗位,作為自己的事業。

他們唯一需要考慮的是,自己如何才能夠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掙到更多的華夏幣,以不斷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

只不過,誠信和法律是他們做一切事情的底線,一旦突破這個底線,絕對是得不償失的結果。

……

隨著華夏國醫療水平的提高,新生嬰兒在分娩過程中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大量新生嬰兒的出現,給華夏國的未來注入了更多的新鮮血液。

可是,在這些新生力量可以發揮作用為社會作出貢獻之前,或多或少的加重了華夏國青壯勞動力的負擔。

為了把那些青壯勞動力從撫養小孩的過程中解放出來,並且使這些華夏國的未來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魏民生向小寶提議,儘快開始在華夏城建立國有幼兒園。

對於華夏國這樣一個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高度集中的國家來說,搞基礎設施的建設非常簡單,根本不會遇到需要對個人的私有財產進行強拆的情況。

只要確定了國家的方針、政策,國資部自然就會對相關的場地、人力和物資進行配置。

在魏民生的提議下,華夏國國資部也意識到,以前那種分散式的教育方式,只適合於掃盲式的成人教育,並不能顯著提高華夏國人的綜合教育水平。

雖然利用華夏國現有的人才選拔機制,也可以培養出一些專業性很強的科技人才。

但這些所謂科技人才具備的綜合知識水平卻顯得有些缺乏,而且,他們在整個華夏國人口中的比例來看,也不到萬分之五。

就算是把所有透過華夏國考核的人都計算在內,比例也不到百分之十五。

這樣的識字率,與周圍國家相比,已經相當於一個奇蹟了,但與魏民生給他們所描述的那個世界的教育水平來說,差距就是雲泥之別。

由國資部出面籌建幼兒園,在減少青壯勞動力撫養負擔的同時,也可以儘早進行教育系統的佈局。

在華夏城的特殊構架中,每個城市單元自成體系。

為了更加方便孩子們的入學,以及孩子的接送,國資部決定在每一個城市單元,根據各個城市單元的幼兒數量,分別籌建不同規模的幼兒園。

由於華夏城的房屋都是現成的,加上華夏國發達的商業直供渠道,傳統方式的商業銷售渠道並沒有太多的市場。

因此,在上百個小區之中要找一個適合於進行幼兒集中教育的地方,對華夏國來說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

只需要透過任務釋出平臺釋出一些照顧、教育小孩的工作崗位,那些喜歡小孩子並且願意把這項工作作為自己事業的人自然就會被篩選出來。

喜歡小孩子、願意從事這個崗位以及足夠的工作熱情,是幼兒園的孩子們擁有一個優秀的學習、生活環境的保證。

幼兒園的班子搭建起來非常容易,他們與大人不同的生活條件也好解決,單獨給幼兒園的食堂供應進行改變就行。

對於國資部來說,不容易的是如何來確定幼兒園的教學內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