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異世界的冬季來臨,天氣逐漸變冷。
而各種建設工程,也在國資部的扁平化管理方式下有序地進行著。
網路資訊平臺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魏民生除了在現實世界購買一些物資外,現在幾乎已經沒有參與華夏國的建設了。
吳光良已經在這異世界呆了幾個月的時間,光良測繪公司也在他親自培養出來的人才管理下,非常高效地運轉著,不斷地完善著華夏國現有土地的數字地圖資訊。
吳光良畢竟是來自於現實世界,離開那樣的環境太久肯定不太適應,可現在還不是他回家的時機,因為他的出現可能給家裡剛穩定下來的生活帶去麻煩。
所以,魏民生就帶著吳光良來到了吐瓦魯龍浩建設的小島上度假。
躺在紐拉基塔島的海難上曬著太陽,吳光良心中感慨萬分,前一段日子所經歷的事情,就像做夢一樣。
魏民生這個陰差陽錯成為自己生命掌控者的人,竟然只用了兩年時間,在一個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的世界裡,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國度,修建起了一個連自己都感到驚訝的城市。
可他付出了那麼多,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趁著這難得的休閒時光,吳光良問魏民生:“大哥,按照那個世界的生產力,除了蔬菜糧食木材之外,幾乎沒有什麼能夠給我們創造收益的東西。
如果是我擁有這樣一個世界的話,完全可以過得很幸福了。
可你為什麼要把好不容易變現的資金又投入到那個落後的世界中去呢?”
魏民生看著那些在陽光中翻滾的海浪,有些蕭瑟地說:“為了自由,更為了自己心中的夢。”
吳光良仔細地回想著華夏國裡的一切,漸漸的發現了很多不同於現實世界的東西。
這些東西在現實世界也出現過,可大多都因為種種原因又消失了。
以前不明白是為什麼,現在終於明白了,那些東西的存在需要一種特定的土壤,而現實中卻找不到那種能夠讓它們茁壯成長的土壤。
想明白了這點的吳光良,再也不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思考華夏國的一切,而是真正把自己融入其中去思考華夏國的未來。
這是一個心境上的轉變,從被動思考轉為主動思考的過程。
半晌之後,吳光良說:“異世界的那些礦產也許是一種新的經濟來源,如果不早點開發的話,新城的建設受制於建築材料的供應,根本就快不起來。”
魏民生說:“煤炭產業現在已經嚴重過剩,鋼鐵產業也在風雨中飄搖,石油在國際上早已經逼近成本價,而國內的政策卻限制了我們的介入。
金銀等稀有金屬的開採,卻又容易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所以,這些礦產不要也罷。”
“可如果不要那些礦產,我們又該如何從現實世界中獲得財富,進而推動異世界的發展?”
魏民生搖了搖頭,說:“財富,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富,可能這世上沒多少人搞清楚。”
吳光良說:“固定資產應該算是財富,比如說房產、土地,它們可以換成錢。
經濟大國的貨幣也應該是財富,因為它們可以換來物資。
所有具有交換價值的東西都應該是財富,以前讀書的時候好像學過。”
“可以用來交換的東西就是財富。
那你如何來解釋交換過程中存在的財富消失現象?”
“財富會消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