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吐瓦魯畢竟只是一個小小的島國,你們在那邊能夠做到多大的建設規模?
據網上的公開資訊來看,吐瓦魯現在的總人口都不到一萬,你那特區的規模恐怕也不會超過這個數吧。”
李偉根據手機上查出來的資料,再次提出了他的置疑。
魏民生說:“移民只是改變工作、生活環境的一種手段,也不是說所有的移民都必須需要到吐瓦魯特區去居住。
獲得吐瓦魯護照的移民,就可以享受八十二個免籤國家的待遇。
這對到其他國家工作和旅行都方便了許多。
而且,我們在吐瓦魯特區的建設主要是以居住為主,近期規劃了一個半徑六百米的城市單元,完全建成的話,可以滿足八萬餘移民的生活、居住需求。
而他們的移民費用就是這個城市單元的建設啟動資金,後續費用將以稅收的形式逐年投入。”
李偉一拍額頭,說:“對了,說到稅收,你那吐瓦魯特區的稅收政策是咋樣的?
而且,稅收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
魏民生說:“我希望把那個特區建成一個華國人的特區。
在特區的建設初期,我們肯定要墊支很大一筆資金,這些資金只能透過稅收的方式來進行償還。
所以,稅收是必須要存在的。
只不過,太過複雜的稅收體系,對我和所有移民來說,都是一個很討厭的事情。
因此,經過商議,特區目前初步只確定了人頭稅、關稅和遺產稅。
根據與吐瓦魯當局的協定,特區除了使用吐瓦魯元或澳元外,我們還可以確定自己的貨幣體系。
在我們自己的貨幣體系沒有建成之前,暫時以澳元為主。
而今年的人頭稅,初步確定為每人兩千澳元,摺合軟妹幣的話,大概是一萬元左右。
待相關部門和城市建設完善之後,來年人頭稅的收取額度,將以投票的方式來確定。
由於吐瓦魯基本上是一個資源淨輸入國,所以凡是沒有透過我們渠道進入特區的合法物資,都要收取百分之二十的關稅。
除此之外,特區內的物資流通也不再徵收其它的商品流轉稅。
而對於遺產稅來說,只針對於個人資產在二十萬澳元之上的部分,徵收百分之五十的遺產稅。
這是為了降低貧富差距而設定的稅種。
而特區所有的稅收,除去管理部門的執行費用以及償還特區建設資金外,都將用於提高特區成員的社會保障事業。”
“這樣的稅收政策到是簡單明瞭,任何人都很容易看懂。
只是,這樣的政策會不會朝令夕改,想變就變呢?”
“在吐瓦魯特區,任何對稅收政策的改變,都必須透過所有具有投票表決權的移民們投票來決定。
而移民們的投票表決權,又是由基本的認知能力和個人的誠信度來決定的。